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380字。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凝视历史,逝者如斯,素有“人文之乡”美誉的江西,从唐朝起,便有了最早的中国历史上的私人书院。后来,由于战争连绵,官学几乎废弃,但江西私人办学的风气依然存在,私学几经① (diān)沛,穿越了 ② 、烽火不息的宋、元、明、清,江西的书院就如中国历史巨浪下的一堵磐石,时而破浪而出,激起千堆白雪,时而又隐入浩瀚大洋,默默无语。
1.文中加点字“磐”的读音正确的是( )
A.páng B.qìng C.xīn D.pán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人汉字,正确的是( )
A.颠 B.巅 C.癫 D.掂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人词语,恰当的是( )
A.翻来覆去 B.金戈铁马 C.流离失所 D.摧枯拉朽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唐朝起,便有了最早的中国历史上的私人书院之一。
B.从唐朝起,便有了中国最早的历史上的私人书院。
C.从唐朝起,便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书院。
D.唐朝,便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书院。
二、选择题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着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
②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③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④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6.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趣赏古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就古诗的“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有文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为民间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插茱英这一习俗有避难消灾、思念亲人之意。
B.诗中有科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写出物候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地势越高,天气越冷,花开的时间便越晚。
C.诗中有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道出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D.诗中有美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写在春风的吹拂下,白色的梨花争相开放的美丽情景。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 溪 韦应物①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8.“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石钟山记
罗洪先
郦氏《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①渔舟山下,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②,遂为辨以补遗。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而上钟③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山以登。入其中,犹佛氏言海若献琛,珊瑚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