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6740字。
第七单元红楼梦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一首诗,一首酝酿、积累了数千年,而由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大师最终写就的________(填二字词语)而凄怨的诗篇。随着诗篇末尾________(填二字词语)般的残缺与悲剧的落幕,天地似为之易色,草木亦为之同悲,一个经历了繁华与苦难、坎坷与艰辛的伟大心灵发出了余韵悠悠的沉重叹息。在《红楼梦》中,作者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才华与诗情画意,以杜宇啼血般的笔调和________(填成语)的辞句,精心结撰了一个艺术世界,在这里,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流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节奏旋律和精神气韵。
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再一次感受和审视黛玉形象时,黛玉美丽多情,黛玉富于诗人气质与才情,黛玉敏感善良,但她已然不单纯是这样一位少女形象了,也不仅仅是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某种本质与规律的典型,而是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化厚重负荷的一个永恒的诗性象征和一种富于典型意义的审美境界。从这一形象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许多文士淡淡的背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答:瑰丽____宿命____珠圆玉润
2.为了合乎逻辑和语段和谐,请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黛玉已然不单纯是一位美丽多情、敏感善良、富于诗人气质与才情的少女形象。
3.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____,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特色。《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是大都符合人物的身份、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成为表现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如咏柳絮,薛宝钗表现出“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 )。
②____,海棠社、菊花诗、螃蟹咏、桃花社、柳絮词……大观园宛然一座诗意的乐园,激发了众姐妹对美的礼赞,对青春的觉醒,对生活的憧憬。作者写谁的诗词,就能____③____。书中所有的诗词,都是贴着人物的语气、性格和命运写的。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林黛玉表现出“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的无奈
B.林黛玉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
C.林黛玉表现出“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的牵挂
D.林黛玉表现出“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的惆怅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下面是某校举办的“《红楼梦》知识竞赛”活动的部分文字记录。请阅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主持人:《红楼梦》这部恢弘伟大的巨著,它那( )的情节,伏脉千里的结构,玩味不尽的谜题暗语,( )的语言,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又往往令我们( ),不知该如何下手。
品味经典,要从最基本之处入手,不可好高骛远。今天,我们举办“《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