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26 15:21: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20字。

  第三单元 第9课 鱼我所欲也
  一、学习目标
  ◎熟读并背诵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论点。难点
  ◎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学习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二、课文预习资料速查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三】背景资料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有所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的时代,目睹了人民涂炭的社会现实,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他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但他同时还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省,“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本文就突出地表现了他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思想。
  【三】文体知识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家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它的基本发展趋向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越是后期的著作,篇幅越宏大,结构越严密。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学派有儒、法、道、墨四家,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庄子》《墨子》等。
  【四】常考文言知识速查重点字
  所恶(wù)   一箪(dān)食   一豆羹(gēng)
  乡(xiàng)为身死?读音易错,注意声调。
  蹴(cù)尔   得我与(yú)    有所不辟(bì)
  【五】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六】一词多义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动词,做)
  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
  而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示转折,却)
  呼尔而与之(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不译)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表示比较,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
  【七】古今异义
  1. 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豆子)
  2.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指示代词,这种做法/停止;今义:判断动词/已经)
  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指钟点、时间)
  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5.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能够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八】词类活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