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3082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年级保温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归 来 罗烽
天上没有云,柳絮和蜘蛛丝在碧蓝色的空气里,轻轻地舞着,飘着,全是跑着一个方向,忽上忽下地乱飞。它们时常碰在黎典的身上,也有的挂在他的脸上,这竟也引起黎典的烦躁,两手气愤地揉擦着面颊,粉白色的面颊,被揉成红色了。
他躲在树阴下面,两只手插进学生服的裤袋里,两脚稍微分开地站着,并且倾出全部的视力向北张望,心脏异乎寻常地跳动,而身体却也异乎寻常地安静。
黎典已经等得够久了,他的小伙伴白骞还不来。现在他有点儿不耐烦,心里在埋怨着,不是昨天傍晚已经约好了吗?既是说什么都不成问题,就该早来,早把那事情解决才对。难道说白骞变卦了吗?不会的,那么,为什么还不来呢?
两架银色飞机,在黎典头顶的上空,像一对鹞鹰那样盘旋、角逐着,隆隆地轰鸣着。
两年以来黎典已听惯这嘈乱的声音,他虽然没有亲眼看见飞机投弹,无理由地轰炸农村的庄稼人,不过那一幅悲惨浴血的景象,无时无刻不在他脆弱的头脑里刻画着。
那是去年秋天的事情,就是在现在黎典站着的地方,偏东一里多地的郊野上,一个牧牛的孩子骑着一头老乳牛,就被两架演习机枪扫射的飞机当做射击的目标了。牧牛的孩子慢慢地从老乳牛的身上滚落在草地上,死了。老乳牛的一只腿受了弹伤,惊叫得一边吼叫,一边奔回村子里去。
黎典是这一事件的目击者。那时,他被义愤激动了,他想将那个残暴的事实,描写成一段动人的、能获得广大同情的故事,公布给全世界的读者。可是结果失败了,当他将那事实如实地讲述给他父亲的时候,就遭到父亲的教训:
“这就是了,你们孩子们还是少浪费点热情吧!”
“不能,绝对不能的,爸爸,我,”黎典坦然而且加重语气地说,“我还是中国人啊!我对于这种暴行,不能不有一些表示的……”
“表示什么呢?”父亲捻着老经世故的短须,而后轻微地叹息一声,说,“你应当安分啦,孩子!”
“爸爸,我不相信你的话,你看猪该多么安分哪,可是它始终躲不了屠户一刀!爸爸,我感觉到我们的性命,同样是攥在屠户的手心里,安分和不安分全是一个样!”
父亲没有继续跟他分辩,从沙发上站起来,关住了客厅的房门,然后亲蔼地推着黎典的肩膀,一直推到卧室里去。他这才安心了,因为这样一来,一切不安分的声浪,才不至于泄流到外人的耳朵里。
当天夜里,父亲就发现儿子失踪了。
黎典是藏在同学白骞的家里。两天以后,白骞将他逼送回家。在途中,白骞说:
“别再耍脾气了,光耍脾气是不中用的哩。”
“明知道是那么一回事,那为什么睁着眼让他们奴化!”黎典鼓着嘴唇说。
这话已经相隔快一年了。
两架银色飞机,箭一般向东急驶了。放出浓厚的烟幕,好像层叠不穷的白云团,横亘在很大一面蓝天上,渐渐地由浓而淡地消失了,飞机也不见了,只是留着隆隆的余音。
原来已经躲进榆树林的黎典,他知道那两架银色飞机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提到“早把那事情解决才对”,设置悬念,与结尾处的“后天”“夜车”,前后呼应,情节完整。
B.黎典想把自己看到的日军的暴行公之于众,但父亲考虑到当时的形势,让他选择暂时隐忍、安分守己。
C.白骞因家中被搜查而迟到,而黎典在他赶到时仍“把右手避到背后去”,可以看出他性格的执拗与幼稚。
D.“全像从盘古时遗留下来的尸骸”,白骞看似自我调侃的幽默话语,饱含了他因国土沦陷而家境贫寒的控诉和心酸。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插入了黎典去年秋天的一段回忆,揭露了日军残暴的罪行,同时也交代了黎典反抗意识觉醒的原因。
B.小说善于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展现黎典的情感变化,如对白骞迟迟不出现的急躁、愤怒,及白骞到来后的愉快。
C.“太阳在他眼前闪烁着金色的光丝”,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的内心世界融为一体,包含着白骞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D.小说以沦陷区两个青年一次郊外的约会为主体事件,语言质朴自然,于日常生活的叙述中,展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8.文中对黎典父亲这一人物着墨不多,却有其深刻的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作为抗战小说,本文并未正面展现硝烟弥漫的正面战场,而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请结合本文内容具体分析。(6分)
2023届河北省泊头市八县高三下学期5月全国统一模拟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野火春风斗古城[注](节选)
李英儒
我亲爱的银环胞妹:
你接到这封信,一分钟也别迟缓,立刻送到杨政委那里去。告诉他,我麻痹大意犯了错误,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那天,我接受任务,刚走到苑家屯村边,便衣特务拦住了我,查问我的身份。要是我不献居住证就好了,那上边同赵家有关联,特务把我带到赵家对质,恰遇上那个戴黑眼镜的叫蓝猫的特务率领敌人清查户口,这样我被捕了。
被捕当时,他们胃口很大,希望至少能捕住像杨同志那样的人,拷问了两个钟头,我自然不肯说,但我实在担心杨同志,他跟敌人一庄不隔,就在南板桥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