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三模(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24 20:53: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0 总计:1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7810字。

  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三模(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运河文化的特质是什么?“千年运河、沟通南北”是大运河区别于长城、黄河的重要特点,在“千年”与“南北”所建立的时空之中,运河“沟通”的功能最为显著。兼具运输功能、生活场域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经纬中国、运通华夏”的河流,还是一种“利器明德,以厚民性”的文化。在“大运河”全景意识之下,大运河物理空间中的“通”在文化空间中演化出了联通、流通、变通和融通等多重特性与价值。
  “联通”是运河人工开挖并利用自然河道联江达海以通四域的功能。封山浚川、连接江河湖海是中国传统“天下观”和帝王交通天下的文化理想。自春秋以来,各级各类政权所不断进行的开凿运河的实践,正体现了对这一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时间脉络中,运河经历了由区域内至区域间进而纵贯南北的过程。隋唐以降,大运河联结的范围扩大,进而实现了五大河流之间的沟通,并且在唐、宋时期以浙东运河为通道,实现了运河与大海的连接,将运河区域连接至世界范围。在政治领域,隋唐宋至元代,运河从人字形到一字形的改变虽未改变政治中心对江南财富的依赖,但将国之都城逐渐从黄河流域拉至运河并作南北分布。大运河跨越区域之畛域,进而通过其他东、西之自然河流及交通枢纽相互联结,共同构建了中国地域的线性框架格局,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部分解决了集权政治的稳定性、区域地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流通”是运河因联通而带来的物流与信息传播,以及进而形成的社会流动。漕运无疑是运河最重要的流通功能。漕运是国家行为,而包括漕运在内的物资与信息流通则不仅是“国之制”,还是形塑中国社会发展的“利之道”。隋朝大运河开凿以后及至晚唐,“农商交相养”的经济发展趋势明显。汉唐以来单一农业经济正在逐步转型为农业和工商业并重之形态。北宋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可以中转从长江、赣江、黄河等自
  1.下列对材料一的引语在文中意义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利器明德,以厚民性”指大运河具有国防功能和教化百姓的文化功能。
  B.“天下观”指通过封山浚川、连接江河湖海来解决国家交通问题的观念。
  C.“农商交相养”指隋朝大运河开凿以后出现的农业和工商业并重的形态。
  D.“弃弓走弦”指元代大运河因河道淤塞而用积累的新经验来进行河道治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运河跨越区域之界限,凭借自身构建中国地域的线性框架格局,从国家战略上促进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改变。
  B.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在南宋逐渐取代汉唐以来的“陆上丝绸之路”,形成新的世界范围内的物资流通渠道。
  C.运河本体和漕运制度因时而变,产生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上的良好效益,体现了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
  D.运河作为流通的载体导致社会纵向流动加快,有效打破社会上、下阶层的固化状态,造就社会相对开放、融合的态势。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曾下令开凿邗沟,连通长江与淮河水系,这可以作为“国之都城逐渐从黄河流域拉至运河并作南北分布”这一论断的依据之一。
  B.明代大运河已成为一个磁场,说明此时期的政府重视漕运建设,从国家层面采取措施来促进南北流动,并允许农商并存的社会发展模式。
  C.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千年运河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观察时势更迭变迁,以及在形塑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上的作用。
  D.大运河文化的核心是“通”,大运河区域物流与信息表现为高流动性;而《乡土中国》里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是不流动性,人与空间的关系是安土重迁。
  4.如何辩证理解大运河的“融通”功能?请结合材料一分析。
  5.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对“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来“通”之功能的理解。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光在前(节选)
  刘自羽
  我们命令你们:奋勇前进……
  毛主席、朱总司令1949年4月21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夜间十一点钟,云散月出,江上闪着白光。
  在港汊的芦苇丛中,指导员李春合作最后一次火线上的动员:
  “我们上船要快!坐船要稳!登岸要猛!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同志们!最后消灭敌人的时候到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