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1050字。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4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民西
雪,自然不会是绿的,但是它却能幻化出无穷的绿。我一到天池,便得了这个(诗意/雅兴)。
在新疆广裹的大地上旅行, 甲 。到天池去,便向着那个白色的极顶。车子溯沟而上,未见池,先发现池中流下来的水,成一条河。因山极高,又峰回沟转,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时而垂下绝壁,时而绕过绿树。山是石山,沟里无平点泥沙,水落下来摔在石板上(撞/跌)得粉碎,河床又不平,水流过七棱八角的尖石,激起团团的沫。所以河里常是一团白雾,千堆白雪。我知道这水从雪山上来,先在上面贮成一池绿水,又飞流而下的。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 乙 。她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在流连自己的本性。 丙 ,这样飘飘扬扬的。她那飞着的沫,向上(溅着/反弹),射着,飘着,好像当初从天上下来时舒舒慢慢的样子。她急慌慌地将自己撞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乘风飘去。我还未到天池边,就想,这就是天池里的水吗?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幻化 广裹(mào) 缠绵无绝
B.溯(shuò)沟 白练 飘飘扬扬
C.绝壁 贮(zhù)成 飞流而下
D.魅力 流连 七棱(lèng)八角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意 纷纷扬扬 跌 溅着
B.雅兴 飘飘洒洒 跌 反弹
C.雅兴 纷纷扬扬 撞 溅着
D.诗意 飘飘洒洒 撞 反弹
3.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千堆白雪”“峰回沟转”“摔在石板上”三个短语的结构互不相同。
B.“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一句中“雪水“是名词,“到底是副词,“有”是动词,“姿态”是形容词。
C.“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句子主干是“河成白练”。
D.“她急慌慌地将自己撞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乘风飘去。”一句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本来是这样白,这样纯,这样柔 ②随处可以看见终年积雪的天山高峰 ③当她一飞动起来时,便要还原成雪的原貌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
B.本期“名师课堂”的听众,除我市初中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外地学生也参与其中。
C.这个学校的“语文学习共同体”,经过每学期初民主评议、期末总结奖励、期中积分考核等活动流程,真正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作为一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足上球类运动,中国蹴鞠通过多种形式亮相卡塔尔,向世界杯球迷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6.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九日”指阴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节日相同,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风俗。
B.古代文体中,“表”是大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书”是指书信。《出师表》《马说》《与朱元思书》与上述文体对应。
C.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婵娟”“襁褓”“垂髻”分别代指史书、月亮、不满周岁的小孩和儿童。
D.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二、(20分)
7.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串人
主题 诗文 出处 批注
羁旅思乡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 烟波凄迷,牵动乡愁。
②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夕人思乡念亲,功业未成。
③ ,
。 温庭筠《商山早行》 孤独早行,悲伤思乡。
建功立业
④ ,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
⑤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戍边将士,报效国家的热血与决心。
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 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老而不衰,矢志不渝。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艾青诗选》中《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爱和无尽的怀念。
B.“一头长而厚的乌发,大而敏锐的眼睛,高鼻梁,凸颧骨,一张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这是《红星照耀中国》里对朱德的外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