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 约12970字。
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小说中风景描写的考察,可以从有效性、适度性、技术性这三个维度进行。
风景描写的有效性是指小说中风景描写的必要性,是就其价值与意义而言的。在小说创作中,风景描写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其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实现“圆形”人物的塑造要求。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既可以展现人物周围的环境,又可以揭示人物的身份、气质和个性,展示人物的隐蔽心理结构,并与创作主题紧密相连。朱光潜说:“人的思想情感和自然的动静消息交感共鸣,自然界事物常可成为人的内心活动的象征。”
风景描写还有助于小说空间的构建,尤其体现在以地域空间为表征的外在物理空间和以情绪空间、哲理空间为代表的内在心理空间的开拓上。小说空间是一个虚构的艺术空间,往往由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两个层面构成。在物理空间中最为重要的是时空的构建,时空与涉及人物出场、情节推进的风景关系紧密,比加展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呈现时序中的自然环境,进而折射社会大环境。
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想这需要坚持一个适度性的原则。在有效性的基础上,风景描写过短和冗长都是一种弊病。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黎明和夕阳、夜晚的星空、万里无云的晴天、白雪皑皑的山岭、阴森幽暗的树木……所有这一切.都会引来没完没了的冗长描写。许多描写固然很美,但离题万里。这是到了很久之后,作家们才明白,不管多么有诗意、多么逼真形象的景物描写,除非它有助于推动故事的发展或者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的某些情况,否则就是多余的废话。”毛姆点出了风景描写的有效性问题,同时也批评了尺幅“冗长”的缺陷暗合了风景描写应遵循适度性的原则。
许多人都有过阅读外国经典小说时因过于冗长的风景描写而被迫翻页寻找故事情节的不适阅读体验。小说是写给读者大众看的,而读者大众是一种“意义动物”。从传播学和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读者大众更希望读到的是有意义的风景,这种有意义的风景是与人物的命运、故事情节的推进和社会宏观背景相关联的,从而“通过类比获得某种对于普遍性和事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3分)
A.如果小说中的风景描写能够达到帮助塑造 “圆形”人物的目的,那么风景描写的有效性就会显现出来。
B.在阅读外国经典小说时,如果风景描写引起读者不适的阅读体验,就说明其中风景描写过于冗长。
C.由于小说中风景描写的有效性和适度性要依靠技术性来实现,因而风景描写也就失去了审美价值。
D.胡适批评中国某些旧小说中风景描写存在技术性缺陷,其中特别指出成语滥用、误用的技术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宗明义,概括指出从有效性、适度性和技术性三个维度考察小说风景描写。
B.文章引用朱光潜的言论,论证了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关乎人物气质、个性等的观点。
C.文童引用英国小说家毛姆的话,回答了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是不是越多越好的问题。
D.文章末段是小说风景描写的技术性这一维度的深度延伸,结构上与首段形成呼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雪的描写烘托了林冲的特定心情,说明这种描写具有有效性。
B.鲁迅的《故乡》开头以大写意的手法描写极其苍凉的景象,符合风景描写的适度性原则。
C.小说中风景描写不管多么形象逼真,如果不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也是无意义的。
D.作家只有具备熟练运用描写技巧的能力,才能使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具有较高的技术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算盘的功能在于计数和运算。中国古代以十进位计数,这一方法确定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并且用位值决定数字的大小。十进制的优越性在于计数简便和应用广泛。古罗马只有1个数字符号,数字稍大就计数繁缛。古巴比伦和古玛雅分别采用20位制和60位制,计数运算相当困难。一进制在算盘上得到了完美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减任意的数字,还能用位值标示数字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