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3410字。
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般文论教材中谈到典型形象时,作者都肯定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共性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但是作者在谈到什么是共性时却有些语焉不详。关于共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以巴尔扎克、别林斯基为代表,他们认为共性就是写出类的特征。巴尔扎克谈到典型形象时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显然,巴尔扎克认为典型的共性就是代表性,就是写出同类人的样本。另外一种关于典型共性的观点认为共性就是写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
那么,共性到底是指能写出类的特征性,还是指能揭示出类的本质,写出社会规律、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典型形象的共性应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写出代表性。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就是借一个鲁滨逊写出了十足地道的英国人的特征,他们下起决心来又猛烈又倔强,纯粹是新教徒的感情,性格坚强、固执、有耐性,不怕劳苦,天生爱工作,能够到各个大陆上去垦荒和殖民,等等。所以我们说鲁滨逊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同时通过这种个性也写出了英国人的共性。简言之,鲁滨逊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英国人身上的许多共同的特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变成了普通名词,成了脱离现实、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别林斯基很形象地说这样的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陌生是因为其人其事生动具体,但它们没有真正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熟悉是因为这些人和事虽没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但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即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类似性。这是共性的第一个层面,即代表性。
典型形象的共性的第二个层面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即深刻性,通过形而下的描述,写出形而上的哲理。只有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才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这个层面是典型形象更本质的内涵。巴尔扎克的伟大在于他通过对具体人物的描写揭示了,上升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写出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写出了金钱对人的罪恶统治,写出了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写的更深刻的内涵。这一层次绝不是平面化的叙写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对生活进行深思、提炼和升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如果不是揭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在本质上都是“吃人”的制度这样深刻的主题,那么,他笔下的狂人无论怎样生动、具体,也只是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而已,他也许能代表千千万万个疯子,具有成千上万个疯子的特点,但只能使人们一看见这个疯子就想起来身边的疯子而已。正因为这个疯子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因而他成了一个能洞察上下几千年中国社会病态,具有坚决反帝反封建精神的独特人物形象。而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是共性应有的深度,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典型形象的共性一方面指要写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物,一方面指要写出具有深刻性、表现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人物,典型形象的共性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融合与互渗。典型人物不仅要写出芸芸众生平面化的日常生活,还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向度。否则,这个人物形象就会是平庸的、灰色的、暗淡无光的。只有写到历史和社会的本质规律这个层次上,人物才不仅仅为读者所熟悉,更能撼动读者的灵魂。
(摘编自陈莉《对典型形象的再认识》)
材料二:
文学典型,一般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典型景物等。文学典型的核心是典型人物。能否创造出真正的典型人物,成为艺术成就高低的主要标志。典型人物是指那些既有鲜明、独特、丰富的个性,又能反映某些生活本质规律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体。
B.文学作品中,与写出代表性相比,典型形象更为本质的内涵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C.因为文学典型的核心是典型人物,所以,一部作品只要塑造了典型人物,就标志着这部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D.典型人物的个性应当是独特的,要创造典型人物,作家就应抓住特征,突出其共性中的个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性”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典型形象反映出社会生活本质规律,这样的“共性”能够体现出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B.典型人物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及共性。但是,个性对于典型人物来说更为重要,没有个性就没有典型形象。
C.鲁滨逊、堂吉诃德、《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都是文学历史长廊中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D.《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塑造了诸如贾宝玉、王熙凤、探春等众多个性独特又复杂的典型形象。
3.材料二认为“典型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金圣叹评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B.别林斯基说:“即使在描写挑水人的时候,也不要只描写某一个挑水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
C.列夫•托尔斯泰说:“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就根本成不了典型……而我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的人们的特点。那么这才是典型的东西。”
D.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评论对方的小说《城市姑娘》时说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典型形象进行论述,既有相同观点,又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5.你认为《荷花淀》中的水生嫂是不是一个典型形象,请依据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足迹
王愿坚
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