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一)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18 12:05: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 约13760字。

  南昌市部分学校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一)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到文学欣赏,很多人没有将其视为文学生态链中的独立一环,文学圈内外似乎均把其视为文学评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觉得,文学评论更多的是文学界的内循环,文学欣赏是连接文学与公众的桥梁,是文学成为公众精神生活的助推器。但目下文学欣赏远远没有现自身的价值,这有着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先来检讨文学欣赏自身。
  一时代有一时代公众的精神、情感需求;时代性的人文问题,需要思想界予以面对与解读。但今天的文学欣赏,与当今中国的思想界却是疏离的、隔膜的。文学界对思想界前沿成果的及时关注、汲取并使之成为自己认识、感受得以深入的资源,是文学欣赏能够介入、把握并进一步引导公众精神、情感需求的基本前提。当今的文学创作令人目不暇接,但文学欣赏不能把公众的需求与特定的文学作品做有效的沟通,无论是从选取还是从解读来说,文学欣赏对此都还远远不能胜任,甚至也还未能步入文学欣赏的正途
  审美感受缺失是当今文学欣赏的又一缺陷。我们常常看到,文学欣赏每每从既定的共性的流行的概念出发,以体系性的理论来界定、剖析作品;那有着解读者体温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并以这种感受来引发公众阅读者与作品的共情共鸣却是付诸阙如的。此种审美感受的缺失,表现在文字风格上,则是文字理论色彩强,感受鲜活性无;而这样的理论性文字,是一般的非文学专业的或没有受过文学专业浸染的公众性读者所无法读懂的。
  文学欣赏的自身缺陷,与文学欣赏外部的文化、教育生态密切相关。
  一是教育生态之弊。一个文学鉴赏者,从小学开始,受到的就是将一篇鲜活的语文课文归纳成几条生硬简单的道理;及至中学时代,为各种考试所压迫,几乎没有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到了大学,即使是在中文系,也是将老师在课堂中所讲解的老师对作品的理解记忆于心,复制或发挥于试卷,是远离对第一手作品的阅读,而满足于对作品概论式的认知;到了研究生阶段,则急于找到一种高深莫测的理论武器,然后将之生吞活剥地运用于对某个特定作家、作品的研究之中。如此远离文学阅读,你又怎能指望他能有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中才能培养来的文学感受能力呢?
  二是学术体制之弊。在高校,文学欣赏类的文章,是不能算作科研成果的,而科研考核又是那样急功近利。年复一年下来,能够让文学走入公众生活的文学欣赏愈益稀少,学术八
  沿此成习,这样的大手笔也越来越少了。 愈益壮大,再难见到那大手笔所写出的为公众所喜爱的所谓“小文章”了。而更为可怕的是,
  三是某种思维惯性之弊。大概有一个长时段,我们不是立足于“实事”,立足于生成中的实践,借鉴已有的思想资源,来丰富理论并进而发展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削足适履地将新的“实事”及生成中的实践,强行纳入预设的原有的理论构架之中。这种思维之弊也体现在了,文学作品的欣赏之中。在一个社会结构、价值形态都处于转型的时代,回到“实事”实践本身并以此为出发点,就更显得分外重要。文学,是人自身最为鲜活最为直接的感性体现,文学欣赏回到从第一手的审美感性出发,或许也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触角”的一种率先体现吧?
  四是语言断代之弊。历经众口一词的政治话语时代,再历经趋流附势的学术话语时代越来越多的是话在说我而不是我在说话了,而用时髦的话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既失家园不复存在矣,或者说,语言之失反映的是家园之失,此又岂可小视?
  (摘编自傅书华《论文学欣赏的时代性缺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文学欣赏不是文学评论的组成部分,它应助推文学进入公众精神生活,但眼
  下其价值远未实现,
  B.解文作,当的文学欣赏还不能胜任将公众需求与特定文学品进行有效沟通的工作。
  C.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中国的学校教育普遍让学生远离文学,学生难以通过大量阅读
  培养对文学的感受能力。
  D.高校将文学欣赏类文章排除在科研成果之外的弊端逐渐显现,为公众所喜爱的文学欣
  赏力作越来越难寻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整体呈总分结构,先提出文学欣赏存在的问题,再从文学欣赏自身和外部生态两
  个角度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B.第四段从写作定式、文字风格两方面对文学欣赏审美感受缺失问题进行分析,其缺失
  将导致公众读者无法读懂文学作品
  C.文章重理论说理,也有事例分析,如以一个文学鉴赏者为例,分析了学校教育的几个阶
  段不注重文学阅读的错误做法
  D.文章在分析思维惯性之弊时,先指出人们处理实践与理论关系的固有方式,再明确此
  弊端也存在于文学欣赏,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没有囿于文学圈内外对文学欣赏的一般认知,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文学欣赏
  在文学生态链中的地位,见解新颖而独到
  B.时代性的人文问题还需思想界解读,文学界对此无能为力,而今文学界与思想界的疏离导致了文学欣赏不能引导公众需求。
  C.解决文学欣赏外部的教育生态之弊,涉及各阶段各学科,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循序渐进,定有成效。
  D.作者认为语言断代之弊不仅影响到文学欣赏,也影响到文学创作,甚至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公众的语言修养十分重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2023年1月9日,联合国专家组在美国气象学会2023年次会议上表示,臭氧层有望有40年内得到修复。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首次确定氯氟烃正在消耗大气中的臭氧层。到8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引发国际社会开展紧急修复行动。自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生效以来,超过100种消耗臭氧层的化合物最终遭到禁止并被i步淘汰,其中氯氟烃的使用量减少了 99%。氯氟烃通常存在于冰箱、气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