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复习练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7580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碑
朱顺社
王家滩的王圣老汉骑着自行车,在县城跑了三道街,问了五次路,拐了八道弯,傍晚时分,才找到县自然资源局周英汉局长的家门。
王老汉想批一块地。他批地不是自己用,而是想为死去的村支书吴亮亮立一座碑。吴亮亮是县里的下派干部,任王家滩村支书三年多,在一次防风治沙的会战中,突然倒在工地上……走时不到四十岁。
王老汉敲敲门,里面没人应。他原地转一圈,在门前的台阶上坐下来。他知道当局长工作忙,下班晚很正常,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嘞!
要说批地,本该是村干部们办的事儿,可这些年轻人没耐性,到自然资源局找两趟,被建设用地股长一番道理顶回家,从此打了退堂鼓。王老汉了解情况后,主动把这事儿担起来。他知道自然资源局里人多,有话不好讲,就直接找到周局长家里来。他就不信,把立碑的理由讲明了,周局长会不同意。难道这件歌功扬善、顺乎民意的好事儿也办不成?
哼,俺王老汉年轻时也当过村干部嘞!什么世面没见过?等俺把地批下来,让后生们也知道啥叫宝刀不老!
夕阳西沉,余晖尽落。王老汉既困又乏,上下眼皮直打架。
“老乡——醒醒,这样会着凉的。”
“俺……没睡。”王老汉揉揉眼,面前站着一位中等身材、齐耳短发,三十七八岁的女人,手里提着一个装满蔬菜的塑料袋。
“您找谁?”
“俺找周局长,”王老汉见女人拿钥匙开门,心想,这位一定是周局长太太,便问,“周局长他还没回来?”
“老乡,您是哪个村的,有啥事儿?”
“俺是王家滩的,找他有紧要的事儿。”
“王家滩的?哦,快进屋说吧。”
王老汉将半袋花生从自行车上拿下来,提到屋里放在门角的凳子上。客厅面积不大,陈设简陋,一对沙发样式老旧。墙角摆放着一些测量器材和图标。王老汉见了心想,当局长的居住条件也不咋样,还不如俺农村人住的大瓦房宽敞!
“您来家里千万不要带东西!”女人将一杯热茶放在王老汉面前,关切地问,“王家滩的乡亲们都好吧?”
“好,好,你到过我们村?”王老汉心里暖暖的。
“没有,你们村是有名的小康村嘛!”女人转过话头,“老人家,您有啥事儿,慢慢说。”
“这个……”王老汉见女人举止大方,心想,这位局长太太一定是个说话算数吹风管用的人,便试探着说,“其实……对你说和对周局长说都一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写女人朴素的装扮、并不宽敞的客厅、简陋的陈设,表现出她和丈夫吴亮亮廉洁奉公的本色。
B.王老汉毛遂自荐、充满自信,源于其对事由有正义性质的确认,也和年轻时当过村干部经历有关。
C.小说通过塑造主人公王老汉的形象,旨在批评那些做工作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农村基层干部。
D.“立碑”这个故事反映了当代现实生活,立碑的请求体现王家滩人们对驻村干部无私奉献的感恩。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吴亮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而牺牲,暗线是王老汉到周局长家里批地立碑不成;明暗线交织,拓展了小说的广度和深度。
B.“夕阳西沉,余晖尽落”,照应了开头周局长家的偏僻难寻,也营造出苍凉凝重的氛围,和小说的底色协调相应;同时还暗示了王老汉此行必然无果。
C.小说语言亦庄亦谐,既有典雅、凝练的叙写,也使用了大量朴实无华的口语,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之外,也使庄重、伤感的话题有了人间烟火的温情。
D.小说在塑造王老汉、周局长、吴亮亮等三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使他们互相映衬,赋予小说丰富的内涵。
3.在小说叙事中,故意延迟故事发展的进展,拖延读者到达结尾的时间,这种手法被称为“延宕法”。本文在结尾处才明确了“女人”是吴亮亮妻子的身份,就运用了延宕法。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效果。(4分)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作品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体现总书记这一指示的。(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标 兵
陈虞航
暖风吹过他的发梢,他笑了。
那是两天前,高一的军训刚开始。说来也是十分奇怪,从来没有试过在寒冬军训,今年却打破了惯例。
很快,军训开始了,这天的天气不算好,冷风呼啸,凉飕飕的,偌大的操场显得有几分萧瑟。“一、二,一、二……”大家在练习。
不知何时,人群中的一个声音盖住了其他人的声音,那声音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