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最后一卷
- 资源简介:
约10090字。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最后一卷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临近初中毕业,学校微信公众号准备做一期“诗意语文”的推送。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 诗意人生
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娇,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心无旁鹜,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只需恪守生命的信条,善于从自然与历史中汲取养分,涵养生命之树,诗意的枝条就会摇曳生姿。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矫揉造作,不应附庸风雅,让诗意与人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有同学认为画线成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代天娇”的意思是“称雄一世的人物”,应写为“一代天骄”。
B.“心无旁鹜”的意思是“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应写为“心无旁骛”。
C.“摇曳生姿”的“曳”意思是“拖,拉”,应读为“yè”。
D.“矫揉造作”的“矫”意思是“使曲的变直”,应读为“jiāo”。
2.在上面语段中的两个??处依次填入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分号 逗号 B.分号 顿号 C.句号 顿号 D.句号 逗号
3.你想弄明白“可望而不可即”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即”的主要义项有:①靠近,接触;②到,开始从事;③当下,目前;④就着;⑤就是;⑥就,便;⑦即使;⑧ 姓。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可以看见,但无法接近。
【乙】可以盼望,但无法从事。
【丙】可以想望,但无法在当下找寻。
活动二 语文天地
不仅语文学习能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还能充实精神、完善情感和提升人格。学习《白杨礼赞》,我们在那潜滋暗长的白杨树上领略到纵横绝荡的精神和意志;学习《苏州园林》,我们在那曲径通幽的园林中体会到自出心裁的设计风格????学习这些文章,我们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4.有同学看到文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5.同学们写了四副书法作品来赞美语文的作用,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用行书写就,结构简省,挥洒自如。 B.【乙】用隶书写就,形体方正,一波三折。
C.【丙】的字体属于篆书,瘦劲挺拔,行笔圆转。 D.【丁】的字体属于楷书,蚕头燕尾,笔画平直。
6.学校组织古诗文赏析大赛,有同学根据曹操的《观沧海》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拟写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 千 秋 雄 略 看 洪 波 ① ; 下联: ② 送 挚 友 赴 蜀 州。
A.①起沧海 ②满腹诗情 B.①登碣石 ②满眼离愁
C.①登碣石 ②满腹诗情 D.①起沧海 ②满眼离愁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7._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8.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一致(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10--11题(共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