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680字。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语文期中学力检测卷 4.10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为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3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17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阅读课文,让我们有不同的收获:鲁迅先生笔下的平桥村,虽是一个临河的偏僻小村庄,却让我们收获了朴实淳厚的民风;安塞腰鼓一打起来,就使恬( )静的阳光变得飞溅,让我们收获了西北人民对新生活的渴望;而《灯笼》中祖父轻易不提斡( )旋的情事,又让我们收获了不少的人情世故。认真去品味,各种收获都会萦绕在我们的脑pàn( )。
(1) 恬( )静 (2)斡( )旋 (3)脑pàn( )
2.下面是“生命的追寻”诗词朗诵会的开场白,请你补全。(8分)
同学们,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雨,那就不是真实的人生。
好友相别,有“此地一为别,(1) ”(李白《送友人》)的感伤;恋人相思,有“纵我不往,(2) ”(《诗经??郑风??子衿》)的孤独;文人遭贬,有“拣尽寒枝不肯栖,(3)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悲戚:贤者求仕,有“(4)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苦楚。
然而面对别离,可将缺憾置于广表时空,以期豁达。如王勃“(5) ,(6)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面对失意,可将郁愤置于生命长河,以期忠贞。如陆游“(7) ,(8) 。”(《卜算子??咏梅》);面对困境,可将悲苦置于时代洪流,以期博大。如此,人生便只关乎选择,诚如加西亚??马尔克斯说“我要怀着爱而生活”。
3.解释加点字词(4分)
(1)寻病终 (2)凄神寒骨
(3)选贤与能 (4)有恨无人省
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民间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一认知谱 系在国际气象界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古诗横线上对应的分别是哪个节气, 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宋 ?? 陆游)
②不怕南风热,能迎 开。(唐 ??独孤及)
③玉阶生 ,夜久侵罗袜。(唐 ??李白)
④邯郸驿里逢 ,抱膝灯前影伴身。(唐 ?? 白居易)
A.白露、大雪、小暑、冬至 B.大雪、小暑、白露、冬至
C.白露、冬至、大雪、小暑 D.大雪、白露、小暑、冬至
二、阅读(50分)
(一)名著阅读(5分)
5.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题目。(5分)
他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1)以上选段出自《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作者阐述了 (填人物) 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解读。(1分)
(2)结合选段,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说说作者如何让艰涩深奥的古典文化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文声兼美是一档由一篇文字、一份欣赏、一段音乐、一种声音组成的文学有声节目。本期分享的是文章《孩子和秋风》,请同学结合文章内容,完成本期节目制作。
孩子和秋风
丁立梅
①我和几个孩子站在一片园子里,感受秋天的风。园子里长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我们的脚底下,铺了一层厚厚的梧桐叶。叶枯黄,脚踩在上面,嘎吱嘎吱,脆响。风还在一个劲儿地刮,吹打着树上可怜的几片叶子,那上面,就快成光秃秃的了。
②我给孩子们上写作课,让孩子们描摹这秋天的风。以为他们一定会说寒冷、残酷和荒凉之类的,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
③一个孩子说,秋天的风,像把大剪刀,它剪呀剪的,就把树上的叶子全剪光了。
④我赞许了这个比喻。有二月春风似剪刀之说,秋天的风,何尝不是一把剪刀呢?只不过,它剪出来的不是花红叶绿,而是败柳残荷。
⑤剪完了,它让阳光来住,这个孩子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