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980字。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15分)
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阅读对人而言,在知识的积累之外,更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阅读,是为了召唤灵魂的回归;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书香的(hán)________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浮(zào)________的心沉静下来。获得精神上的熏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
阅读就像捧起一份厚重的希冀,在埋藏千年的泥土中去发(jué)________美丽的琥珀,在散发书香的纸页中去寻找曾经的热血荣光。让我们怀揣梦想,乘着弥漫的书香直上人生的(diān)________峰。
1.对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召唤zhāo 熏陶táo 热血xiě 弥漫ní B.召唤zhào 熏陶tāo 热血xiě 弥漫mí
C.召唤zhào 熏陶táo 热血xuè 弥漫mí D.召唤zhāo 熏陶tāo 热血xuè 弥漫ní
2.依次填入上面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函 躁 崛 巅 B.涵 燥 崛 颠
C.涵 躁 掘 巅 D.函 燥 掘 颠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九龙大峡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他依旧一意孤行,永不言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量子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今年春天,淄博烧烤被炒得沸沸扬扬炙手可热,引来年轻人组团打卡、网络大V纷纷推介、外国友人连连赞叹。
D.4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带着自己的新书《自我突围》,走到郑州的学子中。他希望通过言传身教,将科学的种子,种在更多少年的心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的努力和成绩将决定中国未来的科技安全。
C.3月11日—4月11日,济南超然楼的“抖音搜索指数”大约高达90万左右。
D.世界读书日是在每年的4月23日,其设立目的是推进人们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吃棕子、赛龙舟、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的习俗
C.古代常用“社稷”“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家乡、音乐的代称。
D.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敬谦之分,如谦辞有“鄙人”“拙见”等,敬辞有“高邻”“令爱”等。
二、(37分)
(一)课内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小题。(共9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年且九十 且:将近 B.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险峻的大山
C.杂然相许 许:赞同 D.汝心之固 固:坚固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如土石何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B.以君之力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面山而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甚矣,汝之不惠 公将鼓之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