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三模试卷汇编:写作专题
- 资源简介:
约11210字。
写作专题
2023届四川省九市高三三诊模拟语文试题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此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大意是,听取不同意见才能变得聪睿,善于反省自己才能变得明智,战胜自我才能称为强者。
以上材料对新时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以“反听•内视•自胜”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三诊)语文试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北”“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见下图甲骨文示例)。相随而“从”,相背而“北”,相转而“化”。这三个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个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800字。
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三诊考试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世界,变乱交织,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变局中,人们迫切希望有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来推动世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作为新时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800字。
2023年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如“林”字,《说文解字》说:“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众木汇聚方能形成森林,《后汉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