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11 11:54: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20字。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选自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礼记二则》的第二则。“大道之行也”取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本文是孔子回答弟子言偃的一段答语,孔子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孔子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短短百余字,却蕴含着大同社会的丰富内涵。
  【学情分析】
  初中生学习本文不宜要求过高,能粗知内容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练地背诵全文。为将来进一步消化它创造条件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礼记》有关的知识。
  3.重视朗读,提高朗读能力,疏通文意,并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智慧和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重难点】
  1.要求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背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联系《桃花源记》,并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中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吗?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大道之行也)
  2.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孔子之名答问的著作。本文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朗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xīng)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课件展示朗读节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