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八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11 10:45: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240字。

  江西省宜春市八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世本《周易》一般包括经、传两个部分。经指卦辞、爻辞,传则包括了解释经的《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十种文献,后世称为“十翼”。其中传为孔子所作的《大象传》以“君子以”的形式,表达了对君子品质与行为的期许,是古代君子人格的投影与反映。其“推天道以明人事”,将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则推衍到君子的品德与行为,显示了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周易•大象传》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周易》首卦《乾卦》的《大象》辞。《子夏易传》解释说:“健而不息,天之运也;自强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天道运行变化日夜不息,君子应该“以天为则”,向天学习,不断地积累德行、创建事业。天行健,是人生自强不息的根据;而自强不息,正是天道运行在人事方面的体现。天道是人事的基础,天道运行不辍之刚健正是君子自强不息品质的内在根据。天道运行不息,是君子学习的榜样,古代圣王,如成汤,天不亮就坐在朝堂等待处理政事;周文王,日已偏西都来不及吃饭,求贤若渴。这都是自强不息、勤以修身、勤以理政的典型。
  《周易•大象传》倡导一种厚德载物的人生格局。《坤•大象》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宋代胡瑗《周易口义》解释说:“柔顺者,地之势也,故能生成万物之形质也。君子以厚德载物者,言君子之人法地之道,以宽厚其德,使其器业广大弘博,无所不容,以载万物,使万物无不得其所,皆如地之容载也。”大地的品德是柔顺而包容,君子要向大地学习,在与人相处时秉持包容精神,虚怀若谷,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坤•彖传》说“含弘光大”,《坤•文言》又说“含万物而化光”,说明人越能含弘越能光大,越能包容越能成就其人生的大格局。明代潘士藻《读易述》说:“君子中虚,心实无疆,无疆则何所不容,何所不载?”故君子应常怀谦敬之心,卑以自牧,尊贤容众。“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谦敬的人,更能与自我、他人、社群达成和谐一致。
  《周易•大象传》倡导一种惩忿窒欲的人生修养。《损》卦的《大象传》说:“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孔颖达《正义》解释说:“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者,泽在山下,泽卑山高,似泽之自损以崇山之象也。君子以法此损道,以惩止忿怒,窒塞情欲。夫人之情也,感物而动,境有顺逆,故情有忿欲。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损》上卦为艮(山),下卦为兑(泽),山高泽深,泽自损其高以显山之巍峨,君子体会损道,所以要惩止忿怒,窒塞情欲,使品德日高。宋代杨简《杨氏易传》说:“山上有泽,其山日损;人有忿欲,其德日损。”足见忿欲之害人。人生有所损减,才能有所增益,不迁怒,不贰过,克制自己的忿怒与欲望,看似于己有损,实则于己、于他皆有利益。损、益之间,足见《周易》的人生智慧。
  《周易•大象传》倡导一种居德善俗的人生责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个人德行日进,事业日隆,但个人价值的实现必依赖于对社群的贡献。《周易•大象传》多次强调君子化导社群的责任,如《师•大象传》:“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蛊》:“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临》:“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这都是说作为君子,不仅要自懿文德,开拓事业,而且要教导、启蒙、振育、容纳、保有人民,使社群和谐,人民富庶。《渐•大象传》:“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程颐《程氏易传》说:“山上有木,其高有因渐之义也。君子观渐之象,以居贤善之德,化美于风俗。”山上有木,木因山而高,君子观于渐进之义,先积累德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然后化美风俗,齐家、治国、平天下。
  《周易•大象传》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君子经”的表达形式,由卦象所表现的天道自然引申出人事活动的准则,《大象传》对君子的要求与劝诫显示了古老《周易》的现代价值。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的人生格局、惩忿窒欲的人生修养以及居德善俗的人生责任,在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中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冯国栋《从<周易•大象传>看君子精神的现代价值》)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世本《周易》一般包括经、传两个部分,传包括解释经《周易•大象传》(上、下)、《文言》等。
  B.《大象传》中“推天道以明人事”将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则推衍到君子的品德与行为,体现了天人合一。
  C.天道是人事的基础,天道运行不辍之刚健正是君子自强不息品质的外在条件。
  D.《大象传》中体现的关于居德善俗的人生责任的君子精神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必依赖于对社群的贡献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主体部分层层递进,论述清晰,论述了《周易•大象传》蕴含的君子精神。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周易•大象传》传递了蕴含的君子精神的现代价值。
  C.全文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证了《周易•大象传》四种君子精神。
  D.文章例举宋代杨简《杨氏易传》中的“山上有泽,其山日损;人有忿欲,其德日损”,来论述《周易•大象传》倡导君子应克制住愤怒,抑制住欲望。
  3.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语句不能体现《周易•大象传》中的君子精神一项是(   )(3分)
  A.“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荀子•修身》
  B.“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瑄《读书录》卷一
  C.“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易坤文言》
  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面对面专访来成都讲课的俞晓红教授。她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研究《红楼梦》的体会、心得,以及需要向受众广泛传输的见解等。她认为,解读《红楼梦》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讲,没必要去追究学术性高低,研究红楼梦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
  俞晓红专门为中学语文教师写了一本专著《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她将自己几十年的红学学术功底融汇其中,启发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整本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