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题(6份)
- 资源简介: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讲据语境明句法准断句练习.docx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2讲课内外参互理解文言实词练习.docx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古代文化常识练习.docx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4讲文言文的信息概括选择题练习.docx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5讲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练习.docx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6讲文言文的主观题练习.docx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考情速览
试卷类型 考向题型
2022新高考Ⅰ卷 文言断句、文化常识、内容理解、文言翻译、内容概括简答
2022新高考Ⅱ卷 文言断句、文常及词语理解、内容理解、文言翻译、内容概括简答
2022全国甲卷 文言断句、实词理解、内容理解、文言翻译
2022全国乙卷 文言断句、实词理解、内容理解、文言翻译
考题自测•明确方向——洞悉新情境,明辨新考题
一、[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
……
第3讲 古代文化常识/着眼语境,重视积累
近年来,新高考对文史知识的考查单独命题,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与常识。
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是靠平时的阅读积累,要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记。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突破一 教材再回顾,常识再积累——联想教材例句,梳理文化常识
一、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
变动的名词
1.解释下面文化常识。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侯、伯: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左尹:
(4)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都尉:
(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
主簿:
(6)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7)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御史:
二、古代与礼仪、科举、制度、称谓等有关的名词
2.解释下面文化常识。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寡人:
(2)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足下:
(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
(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
(5)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
(6)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结发:
(7)乃设九宾礼于廷
……
第6讲 文言文的主观题
一、扣文本,细思量,读懂原文是王道
文言阅读的主观题,只要懂得文意,回答起来不算难。但问题就在这里,不少考生读不懂文章,在形成答案时一脸茫然。说一千,道一万,读不懂原文也白搭。“读懂”是王道。也许这也正是这道题的初衷,重点考查是否“读懂”。简单的文言段落还好对付,遇到难一点的阅读障碍时,要注意勾连前后文的情节内容加以推断分析。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从选择题对文意的理解,多方面来找到正确的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脑子转不过弯来。
典例1 [2022•山东省青岛市高三检测]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是什么?
答:
二、细梳理,抓关键,注意条分缕析
文言阅读主观题,题目会就文中的某一个情节内容,或某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明确题要求后,要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答题区域,细读文本内容,然后进行概括。
主观题分值3分,得分点多为两至三个。作答时要有踩准得分点的意识,用小序号①②③标明。然后依据文段内容,对照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条分缕析,概括出两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