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考向信息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0870字。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考向信息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2题每题2分,3~4题每题3分,第5题每空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隔膜(mó) 朴刀(pō) 发怔(zhēng) 怨伥(chàng)
B.作揖(yī) 渺芒(miǎo) 恣睢(suī) 逞能(chéng)
C.恁地(nèn) 聒噪(guō) 撩逗(liáo) 愧赧(nǎn)
D.勾当(gòu) 箴言(zhēn) 胆怯(què) 岔气(chà)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_________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_________。
③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_________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
A.视察 期盼 进而
B.视查 期盼 因而
C.视查 期待 因而
D.视察 期待 进而
3.下面是小语写的一段阅读感言。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坚守初心,需以报国情怀为时代逐梦。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筑梦太空,用坚守培育了伟大的探月精神,彰显了爱国情怀。系坚守初心,需以艰苦奋斗谱写时代凯歌。“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殚精竭虑于中国核潜艇研制事业六十载,让巍巍中华的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坚守初心,需以无私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治沙英雄”石光银,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四十多年,将沙魔的脚步死死钉住,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建造了一条长百余里左右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A.文中画横线的三个词语均为动词。
B.“坚守初心”“爱国情怀”“殚精竭虑”这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应将“建造”改为“筑造”。
D.文中加粗的“钉”是个多音字,在句中应该读作“dìng”。
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瞻”“子美”“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杜甫、李白、欧阳修。
B.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鲁迅《社戏》里提到的“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5.古诗文默写。
(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3)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昼夜春冬交替规律的哲理诗句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首句写出了秋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B.甲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C.乙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
D.乙诗中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