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560字。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钝(dùn) 考订(dīng) 频临(bín) 安营扎寨(zhā)
B.农谚(yàn) 抡圆(lūn) 驰骋(chí) 断章取义(yì)
C.兴味(xīng) 赃物(zāng) 练达(liàn) 不醒人事(xǐng)
D.宣腾(xuān) 发怔(zhèng) 秘诀(jué) 张目结舌(zhā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雨是赶着趟儿来的。连续几天,雨______不紧不慢地飘着,开始是毛毛雨,看不见,拂在脸上,是丝丝的凉意。接着,雨下得大起来。雨滴落在水面,______出好看的波纹。过些日子,枯瘦的河流丰腴起来,一座座山从苍翠转为碧翠,再过一阵,那就是______的景象了。一场春雨一场暖,初春的天空是灰茫茫的神情,到清明时,明亮的光芒就会四处______。
A.总是 砸 葱葱茏茏 闪烁 B.一贯 砸 青翠欲滴 耀眼
C.一贯 撞 葱葱茏茏 闪现 D.总是 撞 青翠欲滴 显露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质疑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②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探究精神。③阅读一般分为记忆型和批判型。④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是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是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A.“更”是副词,“根源”是名词,“自己”是代词,“解决问题”是动宾短语。
B.“阅读一般分为记忆型和批判型。”这句中“阅读”作主语。
C.“它不是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是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这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D.文段中第①句至第④句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③②④①。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我们学过他的《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
B.《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写了“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
C.《红岩》中叶挺被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后,动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我的自白书》。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当过童工,后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
(2)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4)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5)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计日以还。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槛①遣②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③敞,无村眺望赊④。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水槛(jiàn):指水亭的栏杆。②遣:调节,释放情绪。③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④赊:长,远。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钱塘湖春行》首联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亭西,远眺景致。
B.《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出”写出了鱼儿的欢欣,“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
C.两首诗构思巧妙,都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
D.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