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099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6~8题。
冬奥会的冰,咋制成?
①在冬奥会冰雪项目高水平竟技中,光滑稳定的高质量冰面至关重要。运动员在冰雪世界 的精彩表现,更是离不开这一 “硬核”基础条件。
②冬奥会的冰面制作对平坦度、光滑度的要求十分严苛。如在冰壶比赛中,冰面仅仅1毫 米的平坦度偏差,就会对冰壶的走向产生很大影响,进而影响选手的发挥。那么北京冬奥会的 冰,是怎样制成的呢?
③冰面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整个过程大概分为制作冻底冰、喷白、封白、画线、贴logo、 封线、涨水制作表面冰几个步骤。首先在赛场浇筑纯净水,制冰师需要用喷棒均匀地把水喷洒 在赛场上,并确保它和混凝土地面完全贴合:待水结冰并达到一定温度后,开始喷白漆,使赛 场成为公众较为熟恐的奶白色;待白凑固定后,进行贴logo和画线;再进行涨水制作表面冰, 最后用扫冰车打磨和找平,制冰工作才算真正完成。这个过程中,每一寸、每一层冰面都需要 制冰师傅的精心雕琢,这样才能为赛会制作出高质量的冰面。
④除了制冰师的匠心,制冰工作还有“黑科技”的加持。相比于传统的建冷式冰场,本届 冬奥会中,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冰面的温度差控制
在0.5℃以内,远低于国际滑联冰面温差不超过1.5℃的标准;据了解,二氧化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比赛提供温度、厚度均衡的冰面,同时碳排放量也接近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
⑤ 不同的冰上运动对冰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如被举为”冰上舞蹈”的花样滑冰要软橘的冰 面助力起跳,冰面温度要求-4℃到-3℃:短道速滑则需要脆硬的冰面助力提速,冰面温度为-7℃ 到-6℃。 历届比春中,这两个项目几乎都被安排在同一个场馆, 有时二者的举行时间也相对接近,北京冬奥会也不例外,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从“最快”到“最美”的冰场转换要在三 小时内完成,而我国采用的制冰效能更高的二氧化碳制冰法在两小时内就能完成冰场转换。实 现冰面转化后,冰面监测系统可以测到冰面不同区域的硬度和温度,确保冰面质量达到竞赛的 需求。
(选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冬奥会的冰面制作对平坦度、光滑度的要求很严苛。
B.冰面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每一寸、每一层冰面都需要制冰师傅的精心雕琢。
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的应用碳排放量等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
D.不同的冰上运动对冰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7.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具体体现 ( )
A.能够将冰面的温度差控制在0.5℃以内,远低于国际规定的温差标准。
B.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C.两小时内就能完成冰场转换,比国际奥委会要求的时间快一个小时。
D.在赛场浇筑纯净水,制冰师需要用喷棒均匀地把水喷洒在赛场上,并确保它和混凝土地面完全贴合。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说明文首先介绍了冬奥会上制冰过程的步骤,接着介绍了根据比赛需要而对制冰工 作的要求,最后介绍了制冰工作中的黑科技,表达了对制冰师的赞美之情。
B.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仅仅”,强调了冰壶比赛对冰面的质量要求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严谨。
C.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第三段制冰师高超的工艺,引领下文制 冰工作中的科学技术。
D.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不同的冰上运 动对冰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2023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人类自动驾驶的百年情结》一文,回答6~8题。
①人类对于自动驾驶,有着百年之久的情结。
②早在1912年,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光电感应器件设计的能自动驶向光源的小车。这辆小车取名叫“战争狗”,它能自动驶向敌营去引爆。这是人类对自动驾驶最初的尝试。1925年,美国工程师通过无线电装置对汽车进行遥控,使得一辆无人驾驶车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进行前进、转向和刹车等操作。1939年,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通用汽车展示了一辆能够通过铺设在道路下的电缆来进行自动驾驶的汽车,这辆车可以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自动行驶。
③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工智能开始引入自动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