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5 20:49: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3750字。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
  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使之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九点,而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中国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來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廂房、遊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摘编自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有删改)
  材料二
  艺术素材依托于时代,艺术素材来源于生活。生于封建社会的曹雪芹因早年生活在北京、江浙两地,所以其笔下的《红楼梦》就体现了许多中国建筑的显著特征。
  《红楼梦》中的建筑体现了一种秩序美。这些建筑犹如封建社会的秩序一样,有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君臣、父子的严格界限,不可有丝毫的逾越。例如,门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建筑具有自己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都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B.中国建筑的“文法”是经由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C.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出中国建筑中轴线平面对称的布局原则。
  D.中国的传统建筑虽然讲究规则、对称;但建筑中的风景却也有着不规则、不对称的美,通过造型的起伏形成曲折有致的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不仅在地域上分布范围广泛,而且形式上都大同小异。
  B.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既有极大的“拘束性”,呈现出统一性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灵活创新,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
  C.《红楼梦》中秦可卿和尤二姐的丧事皆由正门出灵,可见府第大门反映着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规范。
  D.《红楼梦》中的建筑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多种特征,而且映射了中国传统美学。
  3.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中国建筑具有“藏而不漏的神韵”一项是(3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
  C.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D.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4.材料一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举例进行分析。(4分)
  5.材料三描写的“荣国府”体现出中国建筑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雷 雨(节选)
  曹禺
  选段一
  周朴园 (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 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吗?
  鲁侍萍 (看着他)不知道,老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