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8350字。
2023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6小题,每题2分;5、7~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啜泣(duò) 奢望(shē) 温馨(xīn) 黯然失色(àn)
B.匿名(nì) 泥泞(nìng) 沮丧(jǔ) 潜心贯注(qián)
C.默契(qì) 喧嚣(xiāo) 轮廓(kuò) 戛然而止(gá)
D.案牍(dú) 屹立(yì) 混淆(yáo) 忍俊不禁 (jī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常说,建筑是文化的 ,文化是建筑的 。我深深地知道,让我着迷的,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其中所蕴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些古老而优美的建筑,就是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的 。建筑是有生命的,只有天、地、人和谐的建筑,才能称为有生命的建筑。
A.载体 灵魂 化身 B.灵魂 载体 化身
C.载体 灵魂 变化 D.灵魂 载体 变化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版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②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文化市场的繁荣,使版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③这个时期版画题材广泛,品类繁多。④在文人、画家、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明清版画呈现出新的面貌。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史大家周汝昌先生曾说,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序》《文心雕龙》《红楼梦》,皆属极品,后人难以企及。其中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绝代佳作。今天的绍兴,在兰亭故地辟有右军祠,配建流觞亭、曲水流觞等小品,定格那场雅集盛况。流觞亭廊柱有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10.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达于汉阴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寒暑易节 D.其如土石何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
B.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反对愚公移山,只有“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帮助愚公,衬托了移山之艰难。
C.文章中对人物的称呼暗含了作者的感情倾向,例如“愚公”的“公”是敬称,“智叟”的“叟”则似乎略带不敬。
D.随着情节的发展,愚公由一般人眼中的“愚蠢”到最后的“大智若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7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古人常借登高来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让我们看到了胸怀天下的曹操;《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让我们看到了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王安石:《望岳》中“ , ”,让我们看到了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杜甫。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龙泉多大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①其间。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②衣,支九节筇③,历游四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④,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⑤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改度⑥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选自宋濂《看松庵记》)
A. : 《 》 。 ” B. : “ ” ”。
C. —— “ ” 。” D. —— 《 》 ”。
5.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孤寂无依的愁绪,“望”字引出中间两联对景色的描绘。
B.颔联写染上金黄秋色的树林,在夕阳余晖中起伏的山峦,宁静、开阔、美丽。
C.颈联中牧人与猎马的特写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D.尾联以“长歌”做结,在美丽的秋色中,诗人终于将自己满怀的愁绪排解殆尽。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6~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