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年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510字。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25分)
班级开展“春风十里,与你共赏”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胜日寻芳一
1.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9分)
春风送暖,梅花悄然绽放,一时暗香mí散。今年的南京国际梅花节推出“多维赏梅”“经典咏梅”“相约游梅”三大板块、九个系列共三十六项主题特色活动。游客徜徉梅花山,(▲ )可以听风赏梅,( ▲ )能够观看专题展览、参加生态研学等。 ▲
(1)给加点字注音:
悄( )然(1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mí( ▲ )散(1分)
(3)下列和文段中“徜徉”意思最不接近的词语是( ▲ )
A.彷徨 B.盘桓 C.流连 D.徘徊
(4)填入文段括号中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2分)
A.要么 要么 B.虽然 但是 C.不仅 还 D.即使 也
(5)在文段横线上用“漫游”一词造句,激发同学们参加南京梅花节的热情。(3分)
【活动二】春色满园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观赏花灯,补写诗句。
花灯一 花灯二
围绕“花”的意象,你和小联展开了讨论。
小联:古人对“花”情有独钟,描写起来别有风味。
你:是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③ ▲ ”,短短几个字,画面感极强。
小联:他们不仅善写“花”,还常以花喻人,如王冕《墨梅》中“ ④▲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你: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也这样写过,“ ⑤▲ , ⑥▲ ”正是词人高洁人格的写照。
【活动三】花样年华
3.明孝陵博物馆推出“半盏香梅影”绒花挂件手工制作活动,你们接到了任务。(10分)
【材料一】电视剧《延禧攻略》大火,让南京绒花一时声名大噪。白皮书显示,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绒花头簪制作过程展示视频获赞105.7万。在各路媒体助力下,江苏非遗文化焕发了新生。
【材料二】如今,南京市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依托本地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积极推进绒花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走进景区,运用“非遗+节庆”“非遗+旅游”等模式,将非遗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多样化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
【材料三】赵树宪做绒花,突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跟着流行色走,追随年轻人的审美,
让绒花变得更时尚。由于绒花制作成本很高,制作过程繁复,作为南京绒花唯一传人的赵树宪如今没有收到一个弟子,这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任务一】布置活动展板
(1)展板两侧需贴一副对联,小联据【材料三】拟了上联,你据【材料一】对出下联。(3分)
上联:匠心浇灌,非遗文化脱旧色
下联: ▲
(2)展板主体部分应该安排些什么呢?你介绍了自己的设计。(4分)
【任务二】采访绒花传承人赵树宪
(3)请你完成下列采访提纲。(3分)
采访对象 赵树宪
采访目的 了解绒花制作技艺的传承情况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文字记录、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录音笔
采访问题(两个问题要有梯度)
① ▲
② ▲
二(41分)
(一)古诗文阅读(14分)
【甲】同题仙游观①
(唐)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②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③。
(选自《唐诗三百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版)
【注】①本诗为游览仙游观的题诗。②宿雨:隔夜的雨。③丹丘:神仙居所。
【乙】小洋①(节选)
王思任
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以鹦鹉绿鸭背青,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窦,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