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1920字。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中国戏曲的方方面面。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相互依存,相生相克;而戏曲音乐有宫商角徵羽,表演有手眼身法步,角色有生旦净末丑,服色有红黄蓝白黑……都如五行一样密不可分。因此,戏曲属于综合艺术。戏曲从萌芽之时就蕴含了多种艺术基因,所以从汉朝“百戏”开始延展成得以千年活态传承的国粹。
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形成了戏曲写意性的特征。戏曲舞台是囊括天地万物存在的“小天地”。戏曲舞台上“境随象生,天马行空”,一个演员用舞蹈能表现天女出入六合、在云端向人间散花的情境;两个人在空旷的台上就能表现上元节“东风夜旅花千树”、人挤人观看花灯的热闹场面。
戏曲舞台上的时间“时随意幻,弹指瞬间”。《夜奔》中林冲逃出草料厂夜奔梁山,在小庙的佛像前只困顿了不到5秒钟就度过了一夜;《沙家浜》中阿庆嫂与胡传魁、刁德一三人瞬间同时的心理较量,却可以使时间定格,分别展开心理陈述。
戏曲舞台象征性的表演,"立象尽意,以一当十"。演员用一支马鞭可以代表人在骑马,一支船桨可以表现驾船,四个举着旌旗的演员能够表现千军万马……舞台上最简陋的一桌二椅只要变化摆放的方式,就可以表现公堂、内室、客厅等不同场景。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影响着中国戏曲,在戏曲中显现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远早于欧洲中世纪的精神追求。
戏曲"万象我裁"的宇宙意识,人物形象是天人一色,物我一体,意与境浑。如《文昭关》中伍子胥唱"我好比哀哀长空雁,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唱词使用比兴手法,展现了主客体合而为一的意境。戏曲表演中的云手、探海、卧鱼、兰花指等技巧,音乐和曲牌中的急急风、凤点头、水底鱼等都取象于自然,提炼为具有标志性的艺术程式。
戏曲艺术的程式体现了天人一色、物我一体的理念。事实上,意与境浑的艺术形象、万象我裁的宇宙意识还引导着广泛的社会审美,形成了以美传礼的文化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都有规矩,都有讲究,并合于礼法。“横平竖直”“方圆棱角”“字正腔圆”“行肩跟背”“头顶虚空”等等,包括戏台上的举手投足,强弱、快慢、轻重、动静、急缓、松紧、紧简、丑美、文野、雅俗、悲喜、哀乐、跌宕、曲折、突转、变化都有一定的程式。戏曲程式是在传统礼乐文化经典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由艺术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有程式积累才能称为“猝”或经典。
戏曲中很多情节都表现了“天人合一”的认知和理想。如《清风亭》中雷神施威怒劈负心人;《御碑亭》里魅星暗助文虽欠佳却知礼无邪的书生高中;《目连救母》既表现了鬼神代天惩恶,又褒奖了一心孝敬的目连。千百年来,戏曲引导着人们在看戏后产生向善心理,这就是所谓"借戏文制人欲",使人欲在膨胀时不敢、不能、不想;引发内心自觉的良知,理性的克己自律、自我约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做有道德的人。
(摘编自吴江《中国戏曲的哲学精神》)
材料二:
中国古代戏剧,是纷纭复杂的多层级、多种类的演艺系统,从原始形态演化为各种表演形态,直到完型戏剧的产生,历经数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具有本质意义的转换点,是"具有一定长度故事"戏曲剧本的产生。元代一批文人加入剧本写作,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渐成戏剧行业运作的常规,演出依托剧本才有活力和意义,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完型化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戏曲从萌芽之时就蕴含了多种艺术基因,并且不断传承发展成为流传千年的国粹。
B.戏曲舞台上的时间“时随意幻,弹指瞬间”,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变长或缩短,是戏曲写意性的表现之一。
C.剧本在元代出现,成为戏剧行业运作的常规,使演出更具活力和意义,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完型化发展时代。
D.与话剧对生活真实的模仿不同,戏曲在表演、场景等方面是对现实存在的某种虚拟性的意象化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阳五行学说使中国戏曲成为一种综合艺术,在音乐、角色、服色等方面呈现出密不可分的状态。
B.戏曲表演的很多技巧、音乐取象于自然,受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在实践中经过提炼、积累形成艺术程式。
C.宋代市井书会才人加入戏剧活动,成为戏曲创作的主体,使戏曲成为雅俗文化交融的载体。
D.中国戏曲中没有真正的“历史剧”,而是以叙述“故事”为主要形式,以情感表达来塑造完整的“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戏曲"立象尽意,以一当十"的一项是(3分)
A.京剧《红灯记》中革命者的任务是保护、传送密电码,为此他们前赴后继。
B.京剧《管仲拜相》描写公子小白不计前仇,任用管仲为相,终于成就霸业。
C.京剧《岳母剌字》中岳母在岳飞后背刺"精忠报国"四字,用以激励岳飞。
D.京剧《单刀会》的舞台上摆放了一个酒壶,用以表现一场正在进行的宴会。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关汉卿的《窦娥冤》如何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中国戏曲具有“写意”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二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马六甲游记
郁达夫
某年月日,为替一爱国团体上演曹禺先生的《原野》而揭幕之故,从新加坡到了吉隆坡。在卧车里酣睡了一夜,醒来时,填塞在左右的,是不断的橡胶园,满目的青草地与在强烈的日光里反射着殷红色的培瓦的小洋房。揭幕礼后,南方的白衣,也冷悄悄的酿成了一味秋意;原因是由于一阵豪雨,把路上的闲人,尽催归了梦里,把街灯的玻璃翠,也洗涤成了水样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