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孝义市2022-202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680字。
山西省吕梁孝义市2022-202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请将下面整理卡中空缺的注音写在右面指定位置。
易错字音整理卡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hè)着。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 )蔽?
(3)轻捷(jié)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
二、句子默写
2.同学对所学古诗词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古诗中的情景交融
(1)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归纳发现: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衰落、颓败的悲凉氛围。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归纳发现:“杨花”“子规”两个特殊的意象,不仅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令,还烘托出______的氛围,寄寓了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3)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归纳发现: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突出边塞夜晚的荒寒苦寂。
(4)“______,以观沧海。”“_____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归纳发现:“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景物都具有______的特点,曹操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了想进一步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三、选择题
3.下面是同学在学习“人声鼎沸”这个成语时搜集的资料。大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鼎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鼎最早只是烹饪器具,后被视为传国重器,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如:定鼎、问鼎中原等。因此,“鼎”字也被赋予“尊贵”“盛大”等引申义。鼎又是旌(jīng,表扬)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
A.“鼎”的甲骨文、金文像一个大腹、有足、两耳的器物之形。
B.“鼎”字共13 笔,其中第六笔是“竖”。
C.“鼎”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鼎沸”即“水在鼎里翻滚”,比喻人声喧闹嘈杂;“鼎鼎大名”中“鼎鼎”则是“盛大”的意思。
D.划线句中“礼器”“礼俗”都是名词,“是”“有”均为动词。
四、综合性学习
4.七年级(1)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班委会准备邀请七年(2)班李娟老师参加本次活动。负责此项任务的小组为此设计了一张邀请卡:
尊敬的李娟老师:我班打算于11月10日(星期四)上午九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诚邀您参加并做点评指导。敬请届时拨冗惠顾,提出宝贵拙见。真诚感谢您的支持!
七年级(1)班班委
2022年11月8日
上面邀请词中划线的词语,有部分使用不当,请任选两处指出其问题并改正。
(2)“朋友”在古代有很多种称谓,请为下面两种“朋友”选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