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地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1970字。
山东省淄博地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请用正楷在方格内抄写下面的文字,包括标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选择题
2.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莅临(wèi) 淅淅沥沥
B.菡萏(dàn) 静谧 (mì) 不落窠臼
C.收敛(liǎn) 鉴赏(jiàn) 愰然大悟
D.倜傥(dǎng) 贮蓄(zhù) 花团锦簇
3.语境会对词语的意义起限制作用,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慢,自然不算重。(莫怀戚《散步》)分析:“自然”在这里是“理所当然”的意思。
B.“你到哪更去了,你这坏孩子?”(泰戈尔《金色花》)分析:“坏”在这里有“顽皮淘气”的意思,包含着妈妈对孩子的“嗔怪”。
C.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散步》)分析:这里的世界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相加的总和”这一含义。
D.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分析:“逼”在这里只指草的颜色绿得耀眼、刺眼的意思。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把树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现在”“上面”“早晨”“灵魂”这四个词语都是名词:“能够”“应该”都是动词。
C.《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
D.课文《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其作者为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三、句子默写
5.默写填空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曹操在《观沧海》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中直接抒发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请结合诗句意思分析该句蕴含的哲理。
五、课内阅读
7.阅读下面节选自《论语》的相关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