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25 9:19: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50字。

  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强大能力的伟大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更接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祀我国殇、山河无恙,逝者已矣、生者奋进。我们要铭记所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卓著贡献的英雄烈士,发挥他们的精神,吸取奋发的力量,为克服前进路上的坚难险阻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    ①    的重大考验,努力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新的更大的业绩。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人民正    ②    、勇毅前行、团结奋斗,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我们坚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1.下列对加点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宰割”的“宰”,部首是“六”,总笔画数为10画,读“zǎi”。
  B.“国殇”的“殇”读“tāng”,部首是“歹”,不读“shāng”。
  C.“无恙”的“恙”,部首是“心”,读“yàng”,指疾病。
  D.“创造”的“创”读“chuàng”,是翘舌音,不读“cuàng”。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
  A.卓著 B.坚难险阻 C.不懈奋斗 D.谱写
  3.在文中①②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惊涛骇浪  踔厉奋发 B.波涛汹涌  生气勃勃
  C.波翻浪涌  高歌猛进 D.大风大浪  群情激昂
  4.文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把“中国的今天”改为“今天的中国”。
  B.把顺序调整为“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
  C.“发挥”改为“表现”,“吸取”改为“摄取”。
  D.把句子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就此而言,应当加快拓展应用场景,进行规模化市场探索,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
  ②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更多潜在应用场景将会不断涌现。
  ③加速新技术落地,有助于保持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
  ④挖掘更多应用场景,着力打通落地环节,推动人工智能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应用必将发挥更大效用。
  ⑤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矿山、智能供应链等,为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⑤③④②① B.⑤①④③② C.②⑤①③④ D.②①③⑤④
  6.下列填入情境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最近,小丽发现好友小菲情绪激动,询问后得知,小菲崇拜的演员被网友曝料曾整容,她认为这是无中生有。侮辱了自己的偶像,于是与网友展开了网络大战,双方用尽网络暴力语言,骂得昏天黑地,小丽忙劝道:_______
  A.“网络社交要讲文明,追星要有度,你这样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值得!”
  B.“你们这些粉栏做的事情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太愚蠢!”
  C.“你的偶像到底整没整过容取决于你这场网络大战的输赢则?你能不能清醒点!”
  D.“网络环境那被你们这些不讲文明的人污染了,收手吧!”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甲】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乙】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号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ǔ)师:渔人:这里指船夫。②临圻(aí)地名,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甲诗尾句中的“到天明”点出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B.甲诗用精练流畅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余韵不尽。
  C.乙诗首句中的“行客稀”正面衬托出送别之地的凄清,烘托出送别时的伤感气氛。
  D.乙诗将抽象无形的感情写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
  8.请说说两首诗的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的相通之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赵准,藁城①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②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