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490字。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语文2023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场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围棋有赌胜负的意味,又是一件雅事,所以在唐代风靡朝野。
围棋在上层的盛行,特别是皇室对于围棋的热衷,无疑加大了围棋的影响力和普及度。据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记载,为了躲避安史乱军的烽火,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在逃难队伍里,就有围棋国手王积薪。王积薪是翰林院的棋待诏,专门侍奉皇室贵族下棋,给他们做顾问和指导的,可以说是我国围棋史上最早的国家认可的专业棋手了。如果遇到国际间的重大比赛,那么棋待诏可以代表国家去参加。
下围棋是件费体力、耗智力的高雅运动,同时也是有闲阶层的消闲活动。在古人的想象中,没有生命之忧、没有生活之虑的仙人最适合下棋,下棋是他们日常的消遣。所以就有了任防《述异记》中那个很有名的观棋烂柯的传说。说的是晋人王质到山里打柴,在山中看到两个童子旁若无人地下棋,棋下得非常精彩,把王质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看棋看得很专注,到终局的时候,忽然发现砍柴的斧柄已经烂掉了。等他回到家里一问,才知道已经过去了多年,和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死掉了。唐代不少人以之为典进行创作,如孟郊写有《烂柯石》,刘禹锡也曾在他的一首诗里说自己“到乡翻似烂柯人”。从这一传说和唐人的诗作,我们知道下棋在中国是很有传统的,是休闲的、高雅的,同时,也是消磨时间的一个方法,它使人在对棋局的专注中,忘记了光阴的流逝。
除了仙人之外,僧人和道士也大都喜欢下棋。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需要打发,所以下棋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读《全唐诗》,可以发现不少描写赠送僧人、道士的诗,都与棋有关。如杜甫的《因许八奉寄江宁昱上人》:“棋局动随幽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温庭筠的《寄清源寺僧》:“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刘得仁的《山中寻道人不遇》:“棋于松底留残局,鹤向潭边退数翎。”吕岩的《赠罗浮道士》:“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或松下残局,送客而归;或一夜不眠,直至天晓。由此可见其生活之一斑。
与道士、僧人接近的,还有一类人是处士、隐士。在这些归于林下的人中,也有不少围棋高手。比如李商隐的《赠郑谠处士》:“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李咸用的《和友人喜相遇十首》:“数杯竹阁花残酒,一局松窗日午棋。”温庭筠的《春日访李十四处士》:“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都写出了他们与棋结缘的生活情态。与之相似,晚唐的司空图躲在王官谷的别墅里,过的生活也是“一局棋,一炉药”,像是一位隐士。 (摘编自尚永亮《诗映大唐春》,有删改)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广泛流传。汉代,士大夫阶层及宫廷贵族乐于此道。东汉以后,围棋衰落,有绝迹之危。唐朝的帝王多爱好围棋,这是棋待诏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文武官员以及平民百姓普遍爱好围棋的原因之一。
《旧唐书•职官制》说,“中书省”下的“翰林院”设有棋待诏,是专门陪皇室贵族下棋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人的想象中,无生命之忧和生活之虑的仙人,最适合既费体力又耗智力的围棋活动。
B.围棋在唐代能够风靡朝野,是因为社会上层,特别是皇室十分热衷于下围棋这项活动。
C.围棋活动为唐诗创作提供了有趣的素材,唐人诗歌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代的围棋活动。
D.顾师言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日本国王子切磋棋艺,反复思考后才落子,最终取得胜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使用递进式结构,并引用大量诗句,论证了下围棋是有闲阶层的消闲活动,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B.材料一第二段引用《集异记》中的故事,是为了论证王积薪棋艺高超,是我国围棋史上最早的国家认可的专业棋手。
C.材料二从围棋的源流导入棋待诏的话题,先后介绍了棋待诏的由来、发展阶段、社会价值和主要职责,结构清晰明朗。
D.两则材料的内容都与围棋有关,材料一侧重从唐诗来谈唐朝的围棋活动,材料二则是介绍棋待诏这一特殊的官职。
3.下列诗句,不能支撑材料一“下围棋是有闲阶层的消闲活动”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张乔《咏棋子赠弈僧》)
B.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杜牧《送国棋王逢》)
C.半偈已能消万事,一枰兼得了残阳。(吴融《禅院弈棋偶题》)
D.闲对弈楸倾一壶,黄羊枰上几成都。(段成式《观棋》)
4.请根据材料内容,给“棋待诏”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如“柳”“月”“鸿雁”等形象都有比较强的暗示性。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探究“棋”这一形象在古代诗歌中会具有的暗示性。(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乡亲
骆宾基
“乡亲!为什么你不一步一步来,尽向高处望呢?”见康天刚没有搭话,孙把头又开口道:“你是太贪了,人不能不知足!
康天刚因为排骨滑到盘子的外面,意欲用手推它进去,可是两手全握着餐具,不知是放下刀子妥当呢,还是放下叉子妥当。孙把头就想:“我的话,他一点也听不入耳哪!”
孙把头的妻子用围裙擦擦手,接过康天刚的刀叉替他切。康天刚这才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