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8
- 资源简介:
约13830字。
6.2《为了忘却的纪念》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语言表达
1.将下面一个长单句改写成五个较短的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灵活使用标点符号,但不得改变原句意思。
鲁迅先生在柔石等五位“左联”革命青年作家被秘密杀害两周年的1933年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特别记叙了他们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又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
二、小阅读-课内
2.重点2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根据鲁迅的记述,白莽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3.读过《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文章后,你怎样理解柔石的“迂”?为什么在纪念文章里说他“迂”?
4.重点1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怎样理解“忘却”和“记念”之间的关系?
5.《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知道柔石遇难后写了这样一句话“原来如此!……”关于省略部分的内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6.通读《为了忘却的记念》,为文章的五个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
7.怎样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的含意。
8.怎样理解题目中的“忘却”和“记念”?《为了忘却的记念》
9.《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第16段有三处用了“疑心”一词,这三处“疑心”该怎样理解?
10.“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一句中“不敢”“不愿”“不屑”三者有什么区别?这句话应如何理解?(选自《为了忘却的记念》)
11.《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作者叙述了同白莽的三次会见,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12.《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三处用典,其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