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菏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40字。
2022-2023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难堪 心不在焉 马革裹尸
B伴侣 可歌可泣潜心贯注
C奠基 鲜为人知群蚁排衙
D.魅力妇儒皆知义愤填膺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纵然马革裹尺,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和做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 杨振宁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曾获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C. 萧红被誉为“20 世纪30 年代的文学洛神”,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B.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士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C.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D.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5.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 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陆定一《老山界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全面抗战时期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一老山界的故事。
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二、古诗文默写。(14分)
1.,木兰当户织。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3.独坐幽篁里,。
4. ,惟解漫天作雪飞。
5.谁家玉笛暗飞声,。
6.,双袖龙钟泪不干。
7.草树知春不久归,。
8.《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苦的诗句是: ,。
9.《木兰诗》中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一句是:,。
10.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
三.古诗文阅读。(4分)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