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pdf
  • 资源大小: 5.4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15 16:36: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3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790字,答案扫描。

  2022-2023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儒学?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考察和归纳,无疑会有不同回答。其中一种观点说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如海外著名学者余英时在《儒家“君子”的理想》一文中说:“儒学具有修己和治人的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又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但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有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国内学者孔立德也指出:“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好坏取决于人们的文化教养程度。文化教养的表现就是内心之德与外在之行的统一,具有这种文化教养的人即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君子之学。儒学的社会价值就是先培育尽可能多的君子,再通过君子的言行与修为引领社会风尚。”
  这种观点之所以值得重视,就在于它并非简单地仅从语言逻辑归类上定义儒学,而且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质。一般《辞典》《辞海》和《百科全书》都从语言逻辑归类上解释儒学,多说儒学是尊崇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学派。这样的解读和定义自然非常正确,但对儒学的内在特点缺少开掘和展露。与此不同,说儒学是君子之学,是对儒学内在精神和目标追寻的一种揭示和认识,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性质,如何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流行,主要是对执政者和贵族的专称。《说文》曰:君,尊也。这是一个会意字,在字形上,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君”本指发号施令,“君子”则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尚书》卷十三:“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国语•鲁语上》:“君子务治,小人务力”;《诗经•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等等。如郑玄所笺注:“君子,谓诸侯及卿大夫也。”
  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把“君子”从古代专指“有位者”的旧义中解脱出来,而赋予其“有德者”的新义。尽管《论语》中所谈论的“君子”,有些语境下仍然专指“有位者”,但总体倾向却是对“有德者”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与描述。冯友兰曾说,孔子一辈子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最突出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就是为人的生存寻求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求索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自己悉心设计的“君子”,孔子睿智地在《论语》里采取比较排除法,同时论述了比君子高大的“圣人”和比君子矮小的”小人”。关于圣人,他对弟子把他奉为“圣人”做法,表示反对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还明确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关于小人,他在与君子一系列对举和比照中予以贬责和否定,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的崇德向善之人格,理想而现实、尊贵而亲切、高尚而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并应学、
  应做的人格范式。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摘编自《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
  1.对文中引用的经典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儒学是什么”的问题,余英时和孔立德分别从内在成为“君子”和外在引领社会风尚两个角度得出“儒学是君子之学”的结论。
  B,将儒学理解为尊崇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学派是从语言逻辑归类上解释儒学,这种定义并非从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质。
  C.“君子”在早期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专指“有位者”,孔子在构思和传布白己的儒家学说时,“君子”开始专指“有德者”。
  D.孔子在《论语》中用“圣人”和“小人”来和“君子”作比较,他对前两者都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能成为一个君子就足够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儒学的不同理解出发,提出“儒学是君子之学”的观点,然后分别从“君子”的概念、孔子的观点论述如何成为君子。
  B.文章引用《尚书》《国语》《诗经》的话语,目的是要论述“君子”在早期的内涵,即君子指的是执政者和贵族,强调的是地位。
  C.文章第四段在前文论述孔子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做人要做君子”的观点,并引出下文孔子对君子的具体认识。
  D.作为论述类文章,本文语言严谨,具有学术性,并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力求准确。
  3.报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学不仅注重个人修养,还追求社会价值,两方而都有以“孔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其中注重个人修养是为了追求社会价值。
  B.将儒学定义为君子之学。能够揭示儒学内在精神和目标追寻,对于理解、继承、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C.孔子思考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人的生存寻求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他思考的结果就是堵养君子人格。
  D.“君子”作为理思的人格范式,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可见、可感的。新时代的青少年们也是能够通过学习而成为“君子”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琶,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材料一:
  种子是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人类要能在较少的土地保持收获较高产量的农作物,就一定要永久保护好现有的农作物多样性,这是保证农民和种植者能不断提供足够粮食的最关键办法之一。而要保护好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就要永久保存好那些更能适应气候变化,需要较少土壤、化肥和水,还可以抗病和抗虫的优良粮食种子。
  目前,人类仍有大约80%的食物、住房和衣服来源于世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