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990字。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沿石板路前行,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还有一片松林,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俨然进入世外桃园。尘世间的一切声响都xiāo声匿迹,俗世中的一切事务都了无jī绊,感受到的只有静谧、肃穆,好一个安详的世界!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iāo声匿迹( ) jī绊(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位行人突然横穿马路,一辆快速行驶的小汽车戛然而止。
B. 已有760年高龄的法国巴黎圣母院4月15日傍晚发生大火,让人叹为观止。
C. 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D. 魔术的原理往往说起来简单,难的是如何在表演现场天衣无缝地呈现给大家。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塞腰鼓》是一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铿锵语句传达了勃发的生命的激情,复叠咏叹出对高远生命的热烈颂歌。
B. 《诗经》是我国最早 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C.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社戏》就选自这部文集,文章回忆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往事。
D.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写刘子骥的事,目的是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渲染,增添它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这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蓬勃; 。年轻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风景画。然而,A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常常期待未来,悔恨过去。殊不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现在”。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也没有未来可供回忆的“过去”。所以,B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去演绎精彩的现在,去发扬美好的未来。
(1)模仿画波浪线 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前后语意连贯。__________________
(2)A、B 两处下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根据语境,写出修改意见。A_________B________
5. 默写。
(1)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2)挑兮达兮,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7)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8)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综合性学习。(6分)
6. 【活动四:“低碳新风尚,一起向未来”主题宣传活动】
向阳中学将举办“低碳新风尚,一起向未来”主题宣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栏目设计】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黑板报,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栏目。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栏
栏目二:提低碳建议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撰写宜传标语】学校需要在校园里张贴倡导践行“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请你代拟写一条。
(3)【任务三:修改倡议书】学校为本次活动写了倡议书,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近些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甲】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治理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为了保护环境,共建低碳社会,现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时刻注意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源。
二、少用一次性制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三、【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努力为节能环保“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新家园!
向阳中学 2022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