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3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650字。讲评课件见本站http://www.ht88.com/downinfo/961331.html。
福建省2023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学生务必在练习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
学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学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练习卷上无效。
3. 答题结束后,学生必须将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加强政党交流合作,携手共行天下大道。我们愿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深化交往,不断扩大理念契合点、利益汇合点,以建立新型政党关系助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夯实完善全球政党伙伴关系助力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开展治党治国经验交流,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摘自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
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材料二:
【原典】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
【释义】
《古今贤文》是明代编写的启蒙读物,汇集了历代各种格言、谚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不断增补,故又名《增广贤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一枝单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拓展合作渠道,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B.中国共产党愿不断扩大与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理念契合点、利益汇合点,加强政党间的交流合作,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C.立足于本国国情,又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而形成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适性。
D.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各种文明,不仅为本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也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与进步源泉,这是材料一立论的前提。
B.只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就能避免意识形态对抗。
C.材料二深入分析了民谚广为流传原因,能够帮助外国友人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误解。
D.不同文明各有价值,彼此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将不分高下、不分优劣。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B. 韩愈《原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C.梁漱溟认为:“从中国已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
D.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4.引用民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增强了演讲效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
分析。(4分)
5.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评析这一
文化现象。(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还魂草【注】
巴 金
敏,五年了,我没给你写过一个字。
然而今天在林那拿到你托他转给我的短笺。你的亲切的微笑浮现在我眼前,还是那么生
动,就像你昨天才离开我似的。
傍晚,我离开林,匆匆赶回小镇。回到家里,半睡半醒地躺了好一会儿,直到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从楼梯上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