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7 16:16: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20字。

  2023年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3分)
  近期,班级开展“咏史明智,家国情怀”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1~2题。
  1.下面这段文字是活动主持人的开场词,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4分)
  岁月如歌,历史无言。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我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璀璨与xuàn(1)   ▲   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它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站在历史宏厚宽阔的肩膀上,我们听到了那一段岁月的波澜壮阔。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兰亭古墨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中温润的一点一滴是最真实、最细致的存在。人生短暂,历史却是永恒的。悟以往,知íng (2)   ▲   记,每一段岁月都值得去歌唱!
  【任务一】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xuàn   ▲   烂      (2)míng   ▲   记
  【任务二】请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3)波澜(  ▲  )  A. lǎn      B. lán
  (4)短暂(  ▲  )  A. zàn       B. zhàn
  2.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9分)
  【任务一】同学们正在交流课内古诗词名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名句填空。(10分)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背井离乡,戍守边关,范仲淹以“浊酒一杯家万里,(1)      ▲      ”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面对边塞的壮丽风光,岑参诗情所至,一联“(2)      ▲      ,(3)
  ▲      ”红白映衬、色彩鲜明;文人失意,以词抒怀,辛弃疾以“(4)      ▲      ,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苏轼也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得到重用、为国立功:“(5)      ▲      ,(6)      ▲      ”;国破家亡,仁人志士铁骨铮铮,《别云间》以“(7)      ▲      ,(8)      ▲      ”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文天祥则以死明志,“(9)
  ▲      ,(10)      ▲      ”的豪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任务二】有同学搜集了两首课外宋词张贴在班级公告栏,请帮助他完成赏析。(9分)
  【甲】忆秦娥??梅谢了
  〔南宋〕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①。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②,冷烟衰草。
  注释:
  ①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
  ②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 【乙】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宋代〕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
  诗歌背景:“靖康之难”后,词人开始南渡,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词。
  (11)这两首词托物言志,都借助了①  ▲  (1分)这一意象表现词人的情感。②  ▲  (1分)时节,【甲】词词人驻足梅下,遥望故国。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这片曾经肥沃繁华的土地如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一片③  ▲  (1分)的景象。曾经巍峨宏丽的故国宫殿,也只剩下冷烟衰草,表达了词人④      ▲      (2分);【乙】词言在此而意在彼,看似写他物,但又处处在写自身的处境与心绪,⑤  ▲  、⑥  ▲  (各1分)等字词深切地传达出词人逃难途中⑦      ▲      (2分)的心境。
  三、阅读(54分)
  (一)名著阅读(7分)
  3.讽刺作品往往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期望。请完成以下对古典名著的赏析。
  (1)右图的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     》,这幅图表现了小说中    ▲    这一情节。(3分)
  (2)读完《儒林外史》,班上同学展开讨论。甲说:“《儒林外史》是典型的讽刺小说。”乙说:“不尽然,它也在宣扬传统美德,树立了许多正面形象。”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结合名著内容举例说明。(4分)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