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870字。
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要说当今热度最高的网络语言,“内卷”当仁不让,各大主流媒体关于“内卷”的讨论层出不穷,简直“万物皆可卷”。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下,已有千万级的浏览量,数百条回答涉及求职、晋升、育儿、升学、婚恋各个领域。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
据考证,“内卷”原本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一文中提出,意思是“边际效用递减、没有发展的增长”。后来,中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据此解释为什么当时的社会运行没有出现大突破。如今作为网络热词的“内卷”,显然没有那么深奥的学术含义,而是带上了调侃的意味,其最早流行可能源于几张清华学霸的照片,有同学边骑自行车边看电脑,因其过分努力的行为给旁观学生带来焦虑和压力,被称为“清华卷王”。由此生发的网络用法层出不穷。可以作为名词,如“人生是张饼,内卷是宿命”;可以作为动词,如“今天你又内卷了吗”;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这个人也太内卷了”。
从学术意义上的“内卷”到网络语言中的“内卷”,它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在网络语言中,“内卷”主要表达以下几种隐含意义:
竞争的白热枕寻致竞争的无序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让整个群体在这种“不良竞争”中受损。比如外卖小哥原本有10分钟送餐时间,结果有人通过提速、占道等不良竞争行为,提前几分钟抵达,公司通过大数据计算,觉得他们还能再快,就会进一步缩短送餐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外卖小哥尽管已经非常努力,甚至因闯红灯等行为有生命危险,但规定的送餐时间却越来越短,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
过度精益求精带来无意义的重复。比如新时代的母亲们在青儿活动中食不厌精、脸不厌细、以往姐她的养育方式被过度精细化取代,各种紫外线消毒场痕、针对婴儿不同部位的护肤品层出不穷,各位母亲绝不敢让娃输在“起跑线”,这被戏称为“母职的内卷化”。
大众身不由已地被裹扶进入无处不在的竞争。这里的意思强消了“内卷”不是主观努力、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出自被逼无奈、不努力就被别人甩下的恶惧。这一点在“我有内卷”“育儿内客""职业内卷"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补习班广告就利用这一点:"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词,立刻使家长产生一种焦虑,从而被胁迫进入内卷轨道,结果“越能吃苦,却越过越苦”。
(摘自刘心萌《要奋斗,别内卷》,《咬文嚼字》)
材料二:
如今,从大学生中“出圈”的“内卷”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对于正在经历“内卷”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内卷”,并从“内卷”中脱身,是一个重要课题。
当大学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严把教学关、为大学生增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大学生也就自然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业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吉尔多和黄宗智所说的“内卷”,其逻辑思维过程,都是从农业生产现象推演到社会发展现象。
B. 网络上的“内卷”一词,既有调侃意味,也反映人们因他人过分努力而带来的焦虑感和压力感。
C. 文中所举外卖小哥的例子,说明那些本想获取优势的不良竟争行为,反而有损整个群体的利益。
D. 简单地把“竞争”当成“内卷”,认为竞争是一种无效的消耗,这种理解违背了学者们的初衷。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长
A. 词语的意义是不断演化的,从学术的“内卷”到网络语言的“内卷”,语义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B. 家庭养育过于精细会导致母职的内卷化,与之相比,粗糙的养育方式反而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C. 如果家长摆脱环境的胁迫,主动地选择内卷,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就有可能挪脱焦虑情绪的困扰。
D. 竞争压力不一定带来“内卷”,大学生不应以“学业压力大,反对内卷”为借口选择“躺平”。
3. 下列选项,属于上述材料所说的“内卷”范畴的一项是(3分)
A. 学习语文时,老师采取小组竞争方式,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B. 技校木工师傅让学徒们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精益求精,打磨出精致漂亮的木制器具。
C. 为了拿到高分,学生们纷纷把老师本要求写的五千字的论文,写到八千甚至上万字。
D. 为了钓到一条大鱼,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出海八十多天,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架。
4. 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来看,正常“竞争”和“内卷”有怎样的区别?请简要概括。(4分)
5. 请结合材料,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摆脱内卷、获得真正的成长。(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早起的鱼
袁有江
在男人均匀的新声里,她悄没声儿地起了床。摸着黑,替男人掖好被角,顾不上洗激就出了门。迎着习习的凉风,走在黑殿殿的小巷,地举头望天,几颗星星眨着疲倦的眼。走到巷口袋,地低头看了一眼表,再次感觉到城市比农村的好来。不管你在夜里几点起床,随便哪里涌出点儿光,都能让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