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27 15:23: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80字。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单元分析】
  此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事物说明文学习的基础上的。学生已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等有一定的了解。此单元则着重培养学生对事理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及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此单元的阅读教学应聚焦在事理说明上,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什么是事理说明文,明白它和事物说明文有何区别,要重点学习逻辑顺序。
  【单元目标】
  1.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3.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文本解读】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此单元另一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学习基础。阿西莫夫的这两篇短文都以“恐龙”为话题切入,说明的角度却各不相同。第一篇短文意在通过“恐龙无所不有”这一现象,借此说明“板块构造学说”这一科学理论;第二篇短文从表面上看是说明“被压扁的沙子”这个事物,其实作者是想借此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阅读这两篇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基本科学原则。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 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圈点勾画、默读朗读、熟读精思、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有
  一、视频导入,激发探究
  播放影片
  教师引语: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检查预习
  1.查看学生是否标出课本第38页“读读写写”版块中的词语拼音。
  多媒体显示:
  遗骸   褶皱   劫难   追溯
  请同学起来辨认。
  2.理解词义。
  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三、理清层次,明晰事理
  (一)筛选信息(设问句),划分层次,明确顺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