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1050字。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舶来品(bó) 鸠占雀巢(jiū)
B.瘦削(xuē) 骈俪文(pián) 信手拈来(niān)
C.冠冕(ɡuàn) 快捷键(jiàn) 杞人忧天(qǐ)
D.彷徨(pánɡ) 哈蜜瓜(hā) 振聋发聩(ku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央视春晚,舞者们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
B.动动手指,轻点鼠标,就可以在VR(虚拟现实)全景展厅里漫游;“驻足”文物前,点开高清图片,收听语音讲解:“云端展厅”让观众体验到与线下展览大相径庭的沉浸感。
C.旅游对青年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锻造至关重要,因此要让旅游情怀与青年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D.伟大的时代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为我们提供了电视剧创作最丰厚的来源与土壤,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不可能获得体现时代生活真谛并令人震撼的场景故事。
3.下列各项与所给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雪,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调皮地舞动着轻盈小巧的身姿而来。
A.春寒依然料峭,可是,玫瑰知道春天就要来了,她开始做着绽放的美梦。
B.溪水一路清唱着,带着几分顽皮、几分好奇,向大海的怀抱奔去。
C.秋风一起,树叶如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带着几丝眷恋和世界做着最后的告别。
D.深冬的四平,睡在白雪里,没有了夏日的喧嚣,显得格外内敛安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济渭工程能缓解秦岭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对完善国家水网与维护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B.执教教师侯长亮布置作业时,自己改编作业题,把种玉米、采竹笋、挖土豆、放牛等使得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放进作业题,便于学生理解。
C.在汶川地震中永远失去了一条腿的牛钰,如今是一名短视频编导、摄影师,兼职平面模特,在网上拥有整85多万粉丝。
D.北京冬奥会在申办、举办和筹办一系列过程中,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一段段奉献的佳话,又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激荡在人们的心中。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读书?更不明白,怎么样把书读好?——这句话存在着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现象。
B.《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其散文多写琐细事物,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其《渔家傲》一词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都运用了典故。
D.古诗中的植物通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写到“柳”,一般表达留恋、送别的情愫;“竹”则是亭亭玉立优美姿态的代言,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的出现本意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可以看作是线上文字交流的重要补充。
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表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有了一层更隐晦的表达。
③在此基础上,表情包作为副语言的扩张是合理甚至必然的。
④但随着各类表情包层出不穷,其潜台词变得越来越丰富和难以琢磨。
⑤网络提供了多媒体运用的技术基础,让图片甚至动图传播变得简单、容易,人类整体正在步入读图时代。
A.②④③①⑤ B.⑤④①③② C.⑤③①④② D.⑤④③①②
7.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看似平淡,却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是诗人从眼前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其中“秋色”“落晖”都给群山、树林染上了一层萧瑟。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没落之感。
C.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写近景:牧童放歌,牛儿归返,猎人满载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
D.最后一句,诗人处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放声《采薇》之歌,表达了归家的无比喜悦之情。
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作者喜欢给人物起绰号,或比喻,或夸张,或直陈,增强人物的传奇色彩,将一个个英雄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B.《儒林外史》和《西游记》都擅长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妙的夸张,表达对人物的嘲讽之情,以达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C.《儒林外史》中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描绘了封建士林的“群丑图”。
D.《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