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同步练习3
- 资源简介:
约3820字。
第6.2课《再别康桥》课时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练习
阅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1-4题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诗人难舍难分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B.第二节,写出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
C.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
D.本诗的意象选择也是独具特色的。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铿锵的节奏。
B.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C.全诗四行一节,诗行两两排列错落有致,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D.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演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3、诗人为什么要“放歌”而又不能放歌?
4、这首诗共七节,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提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黄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两句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写到了黄鹂的外形。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了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