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5340字。
山东省成武县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 现代文阅读Ⅰ(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这个越来越无纸化的网络时代,还坚持使用笺纸写信、题诗的人几乎成了凤毛麟角。笺纸尺幅小巧、刷印精美,自产生之日起,便得到文人的青睐,迅速成为文人雅士吟咏诗文、唱和诗词、信札往来的必备之物。制笺工艺发展到高峰时,笺纸已经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小品,其韵味与传统绘画相似却又有自身意趣,可以“微型国画”称之。
笺纸的历史非常久远,有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即有使用笺纸的实例。南朝陈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就提到了“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的字句。又据《南史•陈后主本纪》载,陈后主“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常令后宫佳丽“襞采笺,制五言诗”,书诗句于彩笺之上。这就说明笺纸在最初是用来供帝王之家娱情的附庸,尚未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文房用品。
到了唐代,笺纸率先在文人墨客间流行开来,并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最有名的就是薛涛笺。元和年间,蜀中女诗人薛涛在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酬酢往来时,采用了一种染作深桃红色的小笺纸写诗相和,一时成为美谈,极受时人追捧,遂以“薛涛笺”之名传世。此时笺纸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染色。既然出于才女名媛之手,自然有一种香艳的因素,使人易生艳羡之遐思。
北宋时期,谢景初于成都浣花溪造十色小笺,名之为“谢公笺”。《蜀笺谱》载:“谢公有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即十色也。”2017年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举办“宋代花笺特展”,展出砑花笺纸20余幅。这些笺纸上出现的精致美观的纹饰,是笺纸飞速发展期的一个见证,这种纹饰既有图案化的纹样,也有整幅的构图,显示了一种低调高雅的品位。极符合宋代典雅高贵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趣味。
明后期,“饾版”“拱花”技术相继出现并广泛应用于制笺领域,笺纸也随之发展到一个繁荣阶段。所谓“饾版”,就是将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版片组合到一起,在上面涂上不同的颜色,形如饾钉。饾版技术的发明,将彩色套印技术引入制笺工艺,丰富了笺画图案的内容、层次和色彩,甚至还可以达到复现传统绘画中水墨晕染和着色浓淡的艺术特征。所谓“拱花”,就是通过版片的砑印,在纸上印山凹凸的效果,使得印出的画面具有一种立体感。这些技术,让传统绘画所涉及的对象无不进入笺画的题材,例如楼阁亭台、山川河流、云水风雪、花鸟草虫、仙灵搜奇等,极大地拓展了笺纸的种类,笺画细腻精致的程度,与传统国画不相上下,笺纸也有了“画笺”的美誉。
清初,社会安定平稳,笺纸又有了一个长足发展,时人无不以书笺为雅事。这一时期,写意西风渐趋为画坛主流,笺画图案也以没骨小写意为主。而至清末,笺纸已远不及前代,风格日益僵化、画面愈加呆板,失却了笺纸最重要的文人趣味,笺纸由盛转衰,渐趋没落。
民国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生活相对优越的知识分子,有实力(即有钱)、有余暇(即有闲)提升生活品位,讲求生活格调,追求生活情趣,从衣食住行到文房用品,都变得讲究起来,掀起了笺纸的小高潮,笺画的题材愈加广泛,除了常规的山水笺、花鸟笺、人物笺之外,生肖笺、古钱笺、古彝器笺、指画笺、古佛笺、砚拓笺、鼎拓笺、唐画砖笺、西城古迹笺等新笺样也纷纷流行开来。
材料二
笺画往往寄托着画者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这些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或直接流露,或间接表现。比如,笺纸常以梅兰竹菊作为背景图案,这是因为梅兰竹菊被赋予了君子般的人格,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再比如,许多画家都纷纷绘制山水笺,其意在满足人们寄情山水、志在林泉的出世心理。
1.下列关于笺纸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笺纸尺幅小,印制精美,南北朝时就已广泛使用。
B.笺纸曾因名人的参与而具个性化,受到时人追捧。
C.笺纸常被人称作“画笺”,笺画与传统的国画无异。
D.笺纸曾是文人喜爱的常用之物,现在已经被淘汰。
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色彩艳丽的笺纸均出于才女名媛之手,人们因此宠爱有加。
B.笺纸始终追求高雅品位,显示高贵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趣味。
C.笺画的题材涉猎非常广泛,为笺纸的种类拓展提供了基础。
D.使用笺纸者既要低调脱俗,又要有经济实力和余暇时间。
3.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赋予笺纸艺术含量,是让笺纸满足人们追求美的天性。
B.笺纸的题材选取,反应人们的个性特点和情趣喜好。
C.古代诗人的作品是通过笺纸的独有形式传播四方的。
D.笺纸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小品,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4.作为文房用品,笺纸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
茹志鹃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