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22 21:19: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970字。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三)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在国宾护卫队护送下,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国家最高礼遇”那一瞬间,我们百感交集。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一场场盛大庄严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的礼乐文化。“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如今,在新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订梳理,去芜存菁,既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的思想资源,也警惕其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予以扬弃。比如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再如古时有很多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其实,有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总之,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宏观层面,我们应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现代社会,礼乐文化要想在和谐社会关系、增强价值认同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在微观层面,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推广普及礼乐文化方面,学校和媒体应该发挥更大作用。近年,一些大学围绕培育和弘扬礼仪文化,开发出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广泛欢迎。比如,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视频公开课,开课7个学期,就有近70万人次选修。很多中小学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持续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确立符合礼仪文化规范的行为方式。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台日前推出的《中国礼•中国乐》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节目一方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读传统礼乐知识,另一方面积极推广适合现代人生活的中华新礼仪。比如在《婚礼》篇中,结合传统婚礼中“同牢合卺”“撒豆撒帐”等习俗,推出以“传席、撒谷豆、拜礼、却扇、盥手、合卺、结发、执手、敬茶”为主要内容的新中式婚礼;在《相见礼》篇中,展现了“拱手礼”“执手礼”“叠手礼”等符合中华审美的相见礼仪。
  无论是传统礼乐文化,还是新推出的现代礼仪,要想在现代社会扎下根、传下去,都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国礼•中国乐》中的《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从古至今其实一直是贯通的。
  礼乐文化很古老,上下几千年;礼乐文化又很年轻,它活在当下,也用在当下。“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践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务,需要学校、媒体、专家学者等一起进行更多探索。
  (摘编自殷慧《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从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我国就有了礼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就奠定了。
  B. 古代礼乐中有许多糟粕,不合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予以抛弃。
  C. 举行升国旗仪式,能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是礼乐文化的价值之一。
  D. 礼乐文化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应该与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叙写了颁授“七一勋章”之事,旨在借这件事的感动人心,引出下文关于礼乐文化的论述。
  B. 文章在论述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措施。
  C. 文章两次举出《中国礼•中国乐》的例子,目的不同,第一次的目的是为其他广播电视台提供借鉴。
  D. 文章末段照应了前文“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周公制礼作乐等内容,并发出呼吁,结构显得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乐文化确实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但如果礼仪太烦琐,就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因此对一些传统礼仪的流程,应适当简化变通。
  B.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我们不应该像古代礼制那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它与“平等”的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
  C. 《现代礼仪》视频公开课7个学期有近70万人次选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今社会很多人还是乐于接受礼仪文化熏陶的。
  D. 在政府支持下,在学校、媒体等社会各方面努力下,礼乐文化应会获得良好发展,这样才可能配得上我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自从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我国就有了礼乐”错误,原文为“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于文无据。礼乐在周公之前就有了,周公制礼作乐,应该是对礼乐进行了整理和规范。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旨在借这件事的感动人心,引出下文……”错误。引出下文,不是借其感动人心,而是借它的仪式感。文章讲的是礼仪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月30日联合宣布,经多年联合攻关,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首钢朗泽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制备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获得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