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2
- 资源简介:
约3252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新闻访谈,完成下面小题。
董夏青青是早慧的作家。12岁出版专著,学生生涯中已经获得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2009年,大学毕业的董夏青青主动申请前往新疆工作。在新疆,董夏青青完成了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的创作。2022年,董夏青青的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以下是《文艺报》记者行超对董夏青青的专访。
行超:董夏好,祝贺你获得这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除了早期的校园主题,之后你的写作一直根植于军旅生活。我们熟知的许多经典军旅作品大都是以战争为背景的,而年轻一代的军旅作家整体上成长于和平年代,你觉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军旅文学应该更多关注哪些问题?
董:谢谢鼓励!我在湖南长大,幼时对军人最初的印象就是每当洪水过境,军人都是大坝上最牢固的一道防线,带给我很深的感动。我在新疆走边防的过程中,也看到很多连队和边地百姓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的故事,由此更感到军旅文学一定要尽可能全方位捕捉素材,将军人们的牺牲奉献和智慧才情充分书写。习近平主席强调:“能战方能止战。”军人们为了“能战”而做的艰辛付出,同样值得记录。
行超:2009年,你主动申请前往新疆,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十年。为什么大学毕业时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段生活给你的写作和人生带来了什么改变?
董:我是“80后”,赶上了文学热潮的“后浪”。从小就翻家里的藏书,幼时到长沙生活后,又深受湖湘文化熏陶,向往理想主义的生活。大学四年,系里经常请一些著名的作家、学者到学校讲课,他们鼓励我们这些文学青年要从民间汲取创作养分。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军队学员,如果要成为有出息的作家,就要敢于到新疆、西藏这些地方工作、生活。大学毕业时,我想“以文学为志业”,于是照猫画虎打算“到人间去”,寻找写作的富矿。
这段工作经历也是我心性的重要塑造期。在新疆的经历奠定了我写作的基石,我也在那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以前只感到我需要父母、长辈和朋友的爱与关照,在那里,我感到战士们也需要我。前些天,一位高三同学说做语文考卷时,读到了《冻土观测段》的节选,这叫我有了愿望成真之感。对于常年戍守边关的军人来说,每天面对荒无人烟的雪山戈壁,最难忍受的是没有通讯信号,担心被人遗忘或忽略。但当这些优秀的中学生阅读到他们的生活,并在内心向他们不惧艰险的无私品质深深致敬,也就
……
1.下列有关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夏青青少年成名,学生时代就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2022年更是凭借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中的作品斩获了鲁迅文学奖。
B.出生于湖南的董夏青青,自幼为军人在洪灾中保护家园的情景感动,因此她的文学之路贯穿着对军人、军旅生活的叙写。
C.访谈中,董夏青青特意谈到一位高三学生做试卷时读到她的作品,表明需要有人来展现战士的生活,从而让更多人知道战士们的意义。
D.英雄形象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得以丰富,新时代文学中英雄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开始具有了普通人的特质。
2.下列对访谈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和平年代,军旅文学也应因时而变,作家要尽可能全面地书写军人,特别是普通战士的牺牲奉献、智慧才情,以真情打动读者。
B.《冻土观测段》中许元屹的母亲在儿子牺牲后没什么要求,只是问指导员“他是英雄吗”的细节,令读者十分感动,这正源于现实生活中陈祥榕母亲的真实表现。
C.苏联作家巴别尔的作品对董夏青青有着积极影响,从巴别尔身上她明白了现实细节对作家创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文学写作中应保持一种冷静与自控。
D.董夏青青虽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并没停止追求的脚步,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风格还需更加丰富、多元。
3.董夏青青在2009年大学毕业时为什么会主动申请去边远的新疆?从她的选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访谈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