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1(4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匡衡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陈汤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霍去病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孔光传》.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陈汤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富平侯张勃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
宣帝时匈奴乖乱,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俱遣子入侍。初元四年,郅支遣使奉献,因求侍子,愿为内附。汉议遣卫司马谷吉送之。既至,郅支单于怒,竟杀吉等。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寿从之。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汤纵胡兵击之,杀四百六十人,得其所略民四百七十人,还付大昆弥。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里,止营。初,单于闻汉兵至,欲去,又闻乌孙诸国兵皆发,自以无所之,曰:“不如坚守。”汉兵纵火,吏士争入,单于被创死。军侯假丞杜勋斩单于首,得汉使节二及谷吉等所赍帛书。凡斩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既至,论功,石显、匡衡以为:“延寿、汤擅兴师矫制,渐不可开。”议久不决。刘向上疏曰:“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
(节选自《汉书•陈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B.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C.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D.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材,又作“茂才”,原作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茂才,即优秀人才。明清沿用此意,是“生员”的别称。
B.单于,意为广大之貌,是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
……
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霍去病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①子也。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去病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丹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至祁连山,拊首虏甚多。上曰:“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航,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踏鞠②也。事多此类。青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于天下未有称也。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霍去病传》)
[注]①少儿:霍去病母亲叫卫少儿,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为汉武帝皇后。②穿域踏鞠:开辟球场踢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B.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C.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D.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指叔父,多指父亲兄弟中年纪最小者。古代兄弟排
……
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孔光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经学尤明,年未二十,举为议郎。光禄勋匡衡举光方正,为谏大夫。坐议有不合,左迁虹长,自免归教授。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旨,由是知名。是时,博士选三科,光以高第为尚书,观故事品式,数岁明习汉制及法令。上甚信任之,转为仆射、尚书令。
有诏光周密谨慎,未尝有过,加诸吏官。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
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褒赏大臣,益封光千户。时,成帝母太皇太后自居长乐宫,而帝祖母定陶傅太后在国邸,有诏问:“定陶共王太后宜当何居?”光心恐傅太后与政事,不欲令与帝旦夕相近,即议以为定陶太后宜改筑宫。大司空何武日:“可居北宫。”上从武言。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果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直道行。
又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群下多顺诣,言母以子贵,宜立尊号以厚孝道。唯师丹与光持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傅太后,猗违者连岁。丹以罪免,而朱博代为大司空。光自先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矣,又重忤傅太后指,由是傅氏在位者与朱博为表里,共毁谮光。
光退闾里,杜门自守。而朱博代为丞相,数月,坐承傅太后指妄奏事自杀。平当代为丞相,数月薨。王嘉复为丞相,数谏争忤指。旬岁间阅三相,议者皆以为不及光。上由是思之。会元寿元年正月朔日有蚀之,后十余日傅太后崩。是月,征光诣公车,问日蚀事。光对曰:“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无可疑惑。”书奏,上说,赐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
光年七十,元始五年薨。谥曰简烈侯。
(节选自《汉书•孔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
B.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
C.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
D.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正,汉选举科目,多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后为制科之一。
B.高第,指考试及考核官吏的成绩优等,也指品行学识优秀。文中指前者。
C.尊号,古代帝、后在世时的称号,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需要避讳。
D.公车,此处为汉代官署名。汉制规定,臣民上书以及征召
……
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匡衡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衡射策甲科,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望之名儒,天子任之,多所贡荐。高充位而已,与望之有隙。长安令杨兴说高曰:“将军以亲戚辅政,贵重于天下无二,然众庶论议,令闻休誉,不专在将军者,何也?以将军之幕府,海内莫不仰望,而所举不过私门宾客。夫富贵在身而世人不誉,是有狐皮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之。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余,而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幕府,学士歙然归仁,与参事议,观其所有,贡之朝廷,必为国器。以此显示众庶,名流于世。”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史,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
是时,有日蚀、地震之变,上向以政治得失,衡上疏,上说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为少傅数年,数上疏陈便宜。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
元帝崩,成帝即位,衡上疏劝经学威仪之则,上敬纳其言。初,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至成帝初即位,衡乃与御史大夫甄谭共奏显,追条其旧恶,并及党与。于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专权势不以时白奏行罚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既奏显等,不由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罪至不道。”有诏勿劾。衡惭惧,上疏谢罪。因称病乞骸骨,上丞相乐安侯印绶。上报曰:“君以道德修明,位在三公,朕嘉与君同心合意。今司隶校尉尊妄诋欺,朕甚闵焉。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是彰朕之未烛也。传不云乎?‘礼义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因赐上尊酒、养牛。衡起视事。上以新即位,褒优大臣,然群下多是王尊者。衡不自安,每有水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
久之,衡子昌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系诏狱。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觉,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而有司奏衡专地盗土,衡竟坐免。
(选自《汉书•匡衡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权势不以时/白奏/行罚附下/罔上无大臣辅之义
B.于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权势/不以时白奏行罚/附下罔上/无大臣辅之义
C.于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权势/不以时白奏/行罚附下罔上/无大臣辅之义
D.于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权势不以时/白奏行罚/附下罔上/无大臣辅之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是晋升或调动官职的意思,古代官职的变动有特殊称谓,如文中“领尚书事”的“领”是兼任官职的意思,“视事”是任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