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2022-2023年度髙一上期月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16 20:37: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10字。

  2022-2023年度髙一上期月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做强做优“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推动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劳动生产实践看作人的类生活与类本质,进而把“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人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创造和改造,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今天,在崇尚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恰恰要求实践主体既要具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要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卓越的匠心以及关切他者之人文情怀与职业伦理的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的转变,其关键就在于推动科技创新并把原创的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运用到生产领域,促进制造业的实践创新,并通过创新解决发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迫切需要生产主体拥有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
  创新和创造不仅是人的生产这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而且是任何生产组织(包括产业、 行业、工业、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一个生产和经济组织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创新需要人、财、物等硬实力,也需要生产主体和劳动者的文化软实力,而生产和经济组织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就是直接支撑创新、创优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把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学知识,并且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成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
  实现创新发展只有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工程素质与工匠精神,就是说需要“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和“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因为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科学素质是把握、运用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因素,有助于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基础。而创新和创造也离不开工匠精神,需要大胆探索,永不言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唯有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才能按照美的规律造出品质优良的 “中国制造”,同时塑造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新产业人、新行业人、新工业人和新工程人等新型实践主体。
  (摘编自张秀华《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
  材料二: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人会说:对于个人,工匠精神是千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 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是讲合作、守契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推动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就能做强做优“中国制造”,并实现创新发展。
  B.创新需要人、财、物等硬实力,也需要生产主体和劳动者的文化软实力,二者都很重要。
  C.创新和创造离不开科学精神,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基础。
  D.有人认为,对个人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干一行,精一行,作者不认可这一说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人能“按 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B.当前我国正在向工业强国、工程强国转变,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运用,促进制造业的实践创新。
  C.创新和创造是人的生产这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所以创新和创造需要大胆探索,永不言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D.《考工记解》记载的“周人尚文采......瓦器愈精好也”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二中“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工匠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
  B.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工匠精神在今天仍有价值和意义。
  C.当今时代,工匠精神能激励我们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D.曹雪芹精益求精,历经多年艰辛而创作出《红楼梦》。
  4.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工匠精神,但其主要内容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启发意义。工匠精神引发了你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的哪些思考呢?请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辛弃疾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为了光复大业,他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