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32(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15 11:31: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___的味道”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备份”与“替补”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边界感与打破边界”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接受平凡”导写及范文3篇.docx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接受平凡”导写及范文3篇
  【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位作家曾说过: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懂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允许孩子的平凡。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告诉我们人生的三个阶段,这是一个抽象且具有深意的划分,不是自然年龄的划分。这三个阶段都强调“平凡”,显然,关键词是“平凡”。然后不同人生阶段,对“平凡”的做出的诠释不一样。“理解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允许孩子的平凡”,由此可见,材料中所说的“平凡”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个限制是立意的关键。应该是在自身理解了“平凡”的基础上,去看待其他人的“平凡”,所以,这个“平凡”是历尽生活磨练之后的醒悟,是奋斗过后的无悔,是努力生活的当下。它不是无所事事的“平庸”。
  写作时要抓住“平凡”这个关键词,可从这几个角度思考:①平凡与平庸的区别;②为什么有人不甘于平凡;③平凡的人生意义何在……可以从其中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也可以写记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___的味道”导写及范文
  文题
  从夏到秋,脱去青涩,拥抱梦想,你是否还记得那汗与泪交织的青春味道?走进课堂,吟咏诵读,论辩推理,赏诗词曲赋,悟情思哲理,你是否品尝到了知识的味道?漫步校园,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回到宿舍,同窗好友,促膝长谈你是否读懂了友情的味道?投身社会,参与生活,手捧《乡土中国》,抑或《我与地坛》,又或《毛泽东自传》等作品,你是否明白了如何品味道理、坚守本真,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请以“___的味道”为题,结合你进人高中后一个学期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味道”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   ) 的味道”一题是半命题作文,构思写作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的核心词是“味道”,结合材料设置的情境,“味道”一词有滋味、趣味、情味、体味道理等多种理解。
  学生可结合材料情境,选取自己高中一个学期学习和生活中最有感触的人和事,围绕“味道”的某一内涵展开叙写。叙写要明确“味道”的内涵,情感要真挚自然,思想要健康向上,且要有细节描写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备份”与“替补”导写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经过严格训练的女飞行员陶佳莉作为“备份”和编队战机一起起飞,但没有通过天安门广场。她说,这也是一种受阅,拴阅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待不同分工的工作标准。
  ②东京奥运会上,作为P卡(替补)选手的王曼昱在队友因伤退出后临时出战,以出色的发挥帮助中国女乒拿下团体金牌。
  ③航天英雄邓清明坚持训练25年,三次进入备份乘组,终于在2022年11月29日成为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此题是一道关于“替补”“备份”的新材料作文。共三则材料,三个人物,共性都在于“备份”“替补”。
  考生应找准共性,结合材料情境展开对“备份”“替补”意义价值的议论。同时,应谈及材料“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考生可以果溯因,分析“替补”“备份”之人身上蕴含的可贵品质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边界感与打破边界”导写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悬崖的边界感很清晰,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但是水的边界边角模糊,所以经常会淹死人。”也有人认为:“溶而后通,通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理性思维 科学反思
  命题特点
  1、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2、材料创设具体,并且给出一对相反的情境
  3、目的是引导学生理性思维,多元思考
  审题指导
  1、材料作文必须遵循材料作文的一般要求
  2、审题难点
  “边界感很清晰”,不会靠得太近;“”边界边角模糊”会淹死人,言外之意是什么,就是要我们守住边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