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十七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
- 资源简介:
约15250字。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十七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一场雨过后,远处隐约的山线若隐若现,选择漂泊的你独自一人怅然地坐在窗前,遥望着那连绵的山线,想到了很多。周围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声鼎沸,更没有花团锦 ① 的美丽与明艳。然而,雨后的雾气为山峰披上了一层 ② 的面纱,仿若蓬莱仙境,美好的让你有一些恍惚。不知不觉间,你的神情如此安 ③ ,你的眼中,也流露出了一丝对故乡的怀念。
(1) 依次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zhǎng tīng
B.chàng tǐng
C.chàng dǐng
D.zhàng dǐng
(2) 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或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①簇 ②飘渺 ③祥
B.①簇 ②缥缈 ③详
C.①簇 ②飘渺 ③详
D.①簇 ②缥缈 ③祥
2.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 ①③⑤②④ B. ③①⑤④② C. ②①③⑤④ D. ③①②④⑤
3. 阅读古诗文,可以丰盈我们的人生。请根据提示,完成语段中的古诗文默写。
人生遇挫,读读刘禹锡,从“( 1)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汲取乐观豁达的意志;心浮气躁,读读诸葛亮,从“非淡泊无以明志,(2)______”中领受修身治学的教诲;阻滞不前,读读谭嗣同,从“(3)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中收获勇往直前的力量;人生渺茫,读读曹孟德,从“星汉灿烂,(4)______”中感受吞吐宇宙的气概;想念友人,读读李白,从“我寄愁心与明月,(5)______”中体悟真诚无私的情谊;时光易逝,读读杜甫,从“(6)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中回忆过往岁月的美好;遭人误解,读读《论语》,从“(7)______,(8)______”中了解对待误会的态度;天地狭小,读读王湾,从“(9)______,(10)______”中找寻开阔旷达的境界。
4. 阅读下面的名著文段,回答问题。
“师傅你错怪我也。这厮分明是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的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1) 此文段选自名著 ______ (书名),作者是 ______ (姓名),此情节中的“妖魔”是指 ______ (人名)。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三戏唐僧”的经过。
(3) 选段体现了孙悟空什么性格特点?
5. 综合性学习。
阅读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在我们伤心绝望之时,它是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