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6 9:09: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模拟练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模拟练.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模拟练习.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题审题立意模拟练.docx

  2023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模拟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木桶所能容纳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木板,这就叫木桶理论。木桶理论最早是用来形容团队管理的,在一个团队中大家互相协作,团队运转的过程环环相扣,每个人分工明确。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团队需要的是能完全胜任这个节点的人,每个节点的效率越高,团队的整体效率就越高。如果一个节点出问题,那么整个项目都无法推进下去。
  在中学时代,木桶理论也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学生的能力。毕竟如果某一科很差会严重拉低总分,在高考中会很吃亏。但当进入大学,特别是走进社会,人们会发现如果有特别突出的一项才能,在职业发展中是加分项,职业生涯往往发展的也会更顺利。反观样样都懂一点,但无一擅长的人,在职业发展中会显得很被动。由此可见,木桶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会生活中的个人。
  假定你是一个进入社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团队•特长•个人”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一一个进人社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本题为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是围绕木桶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现象探讨人生道理,特别切近学生成长的过程,即
  ……
  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模拟练习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漫画材料,以“接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看图作文题。图片是一则来自《人民日报》微博的漫画材料。这幅漫画中,主体是一位父亲手里牵着孩子,相视而笑,他们的影子却是一位年轻人牵着一位老人。影子和父子形成照应,表明了岁月的流逝。漫画中的文字:“父辈们也曾接过星辰,在奋斗中奉献青春。后来我成为的那个人,也像是当时的他们。”暗含了漫画的
  ……
  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抗战时期,许多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他们自愿脱下西装皮鞋,扔掉高跟鞋,穿上了八路军军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深入到各条战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者的踊跃参与,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涌入城市勇敢追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语文
  材料三:2018年6月,习近平在济南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语文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时代青年的身份,针对“青年人应该到哪里去”这一时代课题写一篇发言稿,在主题班会中跟同学们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为引语式任务驱动作文题。材料紧扣“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引导青年人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从而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超越。语文三段材料共同指向“时代”“发展”“青年”“贡献”等词语,三个特定的时
  ……
  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作文题审题立意模拟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节气中的“惊蛰”指的是“隆隆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其实,真正唤醒它们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有时候,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对上述文字所表现的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纠正常人对“惊蛰”这一节气的错误看法,引出了“温暖有时候比雷霆更有力量”的核心观点。从材料中不难看出,“温暖”与“雷霆”的对比中包含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智慧和思想。关于“温柔”,可以联想到温柔的话语、温和的态度,这些看似温柔的东西,有时候比对簿公堂、剑拔弩张更具有杀伤力,这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绵里藏针。温柔也可以理解成默默的关怀等,春风化雨般的关怀,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