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790字。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
(一)单项选择(共15分,每小题3分)
某班准备开展“积累与分享”主题交流活动,小明正在完善收集的资料,请你帮他判断、选择。
1. 小明从课文中摘抄了一些句子,其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三妹便怂(sǒng)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B. 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nèn)薄荷。
C. 这只鹦鹉总是蹿(chuàn)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
D.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léng)镜。
2. 小明从课文中摘抄了一些句子,其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绝别。
C.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辰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D.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 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⑥⑤① B. ③①②⑤⑥④
C. ④③②⑥①⑤ D. ④①③②⑤⑥
4. 下面四个句子来自于小明同学分享的关于“体育精神”的发言稿,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体育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它既能铸造健美的体魄,而且能展示奋力拼搏的精神。
B. 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387人,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之一。
C. 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者,享受体育,参与体育,关注体育。
D. 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5. 小明梳理了一些文学与文化常识,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 文学体裁,有很强的抒情性。比如《春》一文,抒发了朱自清对春天的热切赞美。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成语就出自《论语》。
C.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达,而是有特定称谓,比如花甲和耳顺都是指六十岁。
D. 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白丁、布衣都指有功名的平民。
(二)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6. 面对自然风雨,诗人常常会心生感慨,从而创作佳句。试结合所学补充完整。
(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以风雨梦境来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志和忧国情。
(三)综合性学习。(8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的阅读状况是怎样的呢?你的班级决定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7. 请将本次活动主题词“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内。
8. 下面是田宇同学在本次活动中收集到的材料,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发现: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字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