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实词专项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0250字。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专项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组卷人:吴老师 复核人:胡老师
班级: 姓名: 得分: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2022甲卷)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战国策•秦策二》)
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取曲沃”与“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中的“取”字含义不同。
B.“其后秦欲伐齐”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中的“其”字含义不同。
C.“子为寡人虑之”与“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D.“张仪南见楚王”与“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中的“南”字用法相同。
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群臣闻见者毕贺”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中的“者”字含义不同。
B.“诸士大夫皆贺”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诸”字含义不同。
C.“而患必至也”与“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D.“何也”意思是为什么呢,“何”与《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何”字含义不同。
4.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其后秦欲伐齐”与“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
B.“惠王患之”与“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两句中的“患”字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2022乙卷)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