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信息类文本整合
- 资源简介:
约45880字。
信息类文本整合
第一篇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早在 2000 年前,秦始皇就派徐福到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所谓“长生不老药”,实际上就是抗衰老药,因为只有抗衰老,才能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长生不老"这四个字说明一个道理:只有“不老”(不衰老),才有可能“长生”(长寿)。为什么只有不老才能长生呢?这是因为:由于衰老,成人各器官的功能每年约减低 0.5%~1.0%; 60岁左右,各器官功能就要降低 30%~60%。因此,在 85岁左右,绝大多数人(除少数衰老速度特别慢的人外)各器官的功能已降至难以继续生存的水平。也就是说,此时大部分器官已到达衰竭的地步,此时就面临老死(因衰老而死)的威胁。因此,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明确指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抗衰老,即使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都能防治,人类的平均寿命也难以突破 85 岁。
(摘自王永雁、田清涞、马瑾瑜《人类衰老学》)
材料二:
现在大部分的衰老研究都集中在如何延长寿命这方面,并且至少做到了在动物上可以延长寿命。但这些被延长的寿命是不是都是健康的呢?实际上目前还不太清楚,所以我们要去研究健康衰老。
如何研究健康衰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所在的实验室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想去研究健康衰老,应该从哪个角度开始研究呢?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同样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性,有一些人很早就成为“中年油腻男”,有些还像二三十岁的“小鲜肉”,同龄之间衰老的差异是如此巨大。
在认知方面,我们也有间接或直接经验。有些人会衰老得很快,如上图所示,他们在七八十岁的时候会出现急剧的衰老现象,然后不少人很快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但还有一部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关研究表明,在 60 岁左右的年纪,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就要降低30%-60%。
B.如果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都能够防治,人类的平均寿命必将不断提升。
C.即使是同龄人,无论是形象方面还是认知方面,在衰老速度上的差异也很大。
D.健康衰老的原因是运气、习惯还是基因因素,有关这方面的探究尚未有定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对其他动物的健康衰老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突破,这增强了我们实现人类健康衰老的信心,相关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
B.医学的进步和全社会保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仅与50年前相比,人类平均寿命就已经提升十多年。
C.如能找到导致人类衰老的基因,从而防止病变甚至修复部分机能,让人能够健康地活到寿命的极限,这是极具意义的事。
D.三则材料都围绕抗衰老的问题,各有侧重,分别从抗衰与长寿、如何健康衰老、基因与衰老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中“不可能通过编辑基因来实现长生不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2018 年“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在伦理角度进行批评外,专家还对实验的必要性、实验影响的不可控性等提出质疑。
B.科学家认识到 NAD+在修复人类基因方面有重要作用,但 NAD+随着年龄增长会阶段性下降,长寿基因蛋白家族 Sirtuin 也会逐渐失活。
C.编辑部分基因只是提升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中风等的治愈率,但老年时的诸多毛病需要通过修复所有的病变基因才会得到全面解决。
D.诺奖获得者发现了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功能的方法,但因对DNA的修改风险太大,该项技术的应用迟迟得不到许可。
4.下面是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分类谈谈制定依据。(4分)
中国健康老年人应满足的9大标准
(1)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2)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3)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4)营养状况良好;(5)认知功能基本正常;(6)乐观积极,自我满意;(7)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8)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9)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5.阅读以下案例,请你结合材料,对老人进行说服劝导,100字以内。(4分)
2022年12 月 19 日,曹同学在班会课上向大家寻求帮助。
“就通过电话买药,总共买了十几万,那都是我爷爷的养老钱!”曹同学情绪激动地说道,“我怀疑对方是专业诈骗的,抓住了老年人想要长寿的心理每天打电话。我爷爷坚持认为这些药有效果,可以越变越年轻,根本不听劝!被我们发现劝止了以后,竟然又花 12000 元买了一单!我们请医生看过,这些药有的是普通的提神药,有的竟非法添加了非食用物质。”
第二篇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雅俗互动是推动审美意识变迁的基本动力之一。雅俗关系贯串于生活境界、宗教境界和审美境界之中。在审美趣味的发展历程中,俗是审美趣味发展的源泉,由俗而雅,由雅俗互动而创新。文学艺术的雅俗包括题材的雅俗和体裁的雅俗等,并体现在趣味和艺术样式中。成功的作品其雅俗无关优劣,更无关成败,而是互补共存,共同体现出全社会的审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