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古代诗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52390字。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篇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本题共5小题,20分)
(晋惠)公在秦三月,闻秦欲和,乃使郤乞①告吕甥②。吕甥教之言,令国人于朝曰:“君使乞告二三子曰:'秦将归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圉③也。’”且赏以悦众,众皆哭,愿作辕田。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众曰:“何为而可?”吕甥曰:“以韩之病,兵甲尽矣,若征缮以辅孺子,以为君援,虽四邻之闻之也,丧君有君,群臣辑睦,兵甲益多,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众皆说,愿作州兵。
吕甥逆君于秦,穆公讯之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公曰:“何故?”对曰:“其小人不念其君之罪,而悼其父兄子弟之死丧者,不惮征缮以立孺子,曰:“必报仇,吾宁事齐、楚,齐、楚又交辅之。’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秦,有死无他。’故不和。比其和之而来,故久。”公曰:“尔无来,吾固将归君,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曰不免,君子则否。”公曰:“何故?”对曰:“小人忌而不思,愿从其君而与报秦,是故云。其君子则否,曰:'吾君之入也,君之惠也。能纳之,能执之,则能释之。德莫厚焉,惠莫大焉。纳而不遂,废而不起,以德为怨,君其不然?’”秦君曰:“然。”乃改馆晋君,馈七牢焉
(节选自《国语•晋语》,有删改)
【注释】①郤(x)乞:晋国大夫。②吕甥:晋国大夫,赴秦国谈判代表。③圉(yǔ):指晋太子子圉。④韩之病:指晋国在韩原会战的失败。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
B.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
C.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
D.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孺子”指小孩子,多作幼童统称,在古代也用来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
B.“四邻”即周围的邻居,文中指晋国边境周围的国家,也泛指除晋国外的诸侯国。
C.“好我者劝”的“劝”意为鼓励、勉励,与《荀子•劝学》中的“劝”字意思相同。
D.“七牢”为古代备办宴飨时的诸侯之礼,羊、猪各一为太牢,三牲全备为少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惠公得知秦国有意讲和,于是派臣子回国运作;臣子们采取一系列行动,营造舆论,赏赐臣民,意在赢得民心。
B.吕甥在迎接晋惠公回国前,呼吁晋国臣民辅佐太子以作为国君的后援,为迎接晋惠公回国全面创造有利条件。
C.秦穆公接见吕甥时,从晋国国内的战乱原因、人民立场分裂情况等角度询问了许多问题,以此探察晋国内情。
D.吕甥告诉秦穆公,晋国国人对君主的态度分“小人”“君子”两种立场,在双方统一了认识后才来迎接国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圉也。(4分)
(2)尔无来,吾固将归君,国谓君何?(3分)
14.简要评析晋国臣子吕甥应对秦穆公问讯的辞令特点。(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①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③,杜若满芳洲。